诗词大全

《杂题》

泥雪才通脚,烟云复结阴。
迟留随处处,帘幕静沉沉。
去雁怀归意,来禽欲好音。
稍宽沟壑辱,不惮二毛侵。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杂题》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师道。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泥雪才通脚,烟云复结阴。
当下雪后泥地已经融化,烟雾又笼罩着天空。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冬天的景象,泥雪融化后的泥地湿润,烟云弥漫,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泥雪融化的景象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

迟留随处处,帘幕静沉沉。
时间悠悠,停留在每一个角落,帘幕静静地垂下。

这两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时间悠长,无论在哪里,都会留下它的痕迹。帘幕静静地垂下,给人一种宁静、静谧的感觉。

去雁怀归意,来禽欲好音。
远去的雁儿怀念着归巢的温暖,而来的禽鸟渴望发出悦耳的鸣叫声。

这两句诗表达了动物的情感和追求。远去的雁儿怀念着归巢的温暖,表达了思乡的情感;而来的禽鸟则期待着发出美妙的歌声,表达了对美的追求。

稍宽沟壑辱,不惮二毛侵。
稍微宽阔的沟壑也能被人们轻视,不怕微不足道的麻烦。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稍微宽阔的沟壑被人们看不起,而作者表达了不怕微不足道的麻烦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天的景象、时间的流逝、动物的情感和对困难的态度,表达了对自然、时间和生活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季节变迁和时光流转中的静谧和变化。诗中运用了自然意象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给人以思索和启迪。

  • 《青阳渡》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 《以诗句咏梅·且撼长条餐落英》

    玉尘固清俸,也莫大餐多。试问采薇子,而今还在麽。

  • 《病目废书终日危坐》

    肺渴常止酒,目昏复捐书。蒲团坐袖手,一窗宽有余。心知世缘薄,分与钟鼎疏。湛然千仞渊,养此径寸珠。光明照忧患,何适不自娱。白云可与友,晴空闲卷舒。

  • 《题梅屏》

    树杪过流星,轻霜落半庭。疏花与孤客,相对一青灯。

  • 《醉落魄/一斛珠》

    梅花似雪。赏花记得同欢悦。更阑犹自贪攀折。不怯春寒,须要待明月。如今月上花争发。疏枝冷蕊对离缺。人心只道花争别。不道人心,不似旧时节。

  • 《游琅琊山》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止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爱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牵。归时始觉远,明月高峰巅。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