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帝恩虽重,川灵礼自防。
不曾簪美珥,安有献明珰。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杂咏五言八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魏帝恩虽重,
川灵礼自防。
不曾簪美珥,
安有献明珰。
诗意:
这首诗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魏帝和川灵的称赞与批评。诗中提到魏帝虽然恩泽深重,但川灵却能自立自强地守礼仪,不为权势所动,没有沉迷于珍宝和华丽的装饰。诗人质疑魏帝是否能像川灵一样,真正将贡献献给明珰(即明主)。
赏析:
这首诗在表面上是对魏帝和川灵的比较,但实际上是对社会现象的批评。魏帝代表了权力和富贵,而川灵则代表了廉洁和自律。诗人通过对两者的对比,暗示了权力和财富对于个人的诱惑以及对道德和正义的冲击。
诗中的“美珥”指的是华丽的饰物,而“明珰”则代表了明主,即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君主。诗人用这两个词,象征着魏帝过于注重外部的繁华和虚荣,而忽略了真正的贡献和德行。川灵则被赞扬为能够自律并遵守礼仪的人,他没有被权力和财富所迷惑。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传达了对权力腐败和人们对物质财富追求的批判。它提醒人们要珍视廉洁和道德,不被表面的华丽所蒙蔽,注重实际的贡献和品德的培养。
高才不沉没,奋笔动天幄。古今明治乱,王霸辨醇驳。文成数千言,粲若玉就琢。拜官诸侯府,千文兹把握。过别要我赠,强言惭鄙朴。董生崇正义,孙子陷曲学。彼其趋舍间,为道一何邈。愿君审兹术,名节重山岳。
东方闻有扶桑木,南土今开朱槿花。想得分根自晹谷,至今犹带日精华。
终日穷经史,思惟事转深。公忠怀士意,是理好相录。聪慧玄高鉴,回邪枉用心。从容闲岁月,学古便知今。
乃翁只解日争晖,不解尘中脱叔兮。杨簿故应过习簿,建溪好处说松溪。此行诗句何须觅,满路春光总是题。飞上金鸾稳安脚,竹林分付一莺啼。
君于场屋素称雄,非止原夫一技工。贯虱心推白社族,执牛耳属紫薇公。乌衣子弟如康乐,绛帐先生得马融。看得龙飞第一榜,联翩奏赋冠南宫。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