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寻楚三户,不记汉千门。
独有灵光殿,长因一赋存。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杂咏五言八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难寻楚三户,
不记汉千门。
独有灵光殿,
长因一赋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楚国三户(指楚国的三大贵族家族)的艰难寻找以及对汉朝千门(指汉朝众多门阀家族)的淡忘。然而,作者提到了唯一留存下来的是灵光殿,并且它的存在长久地依赖于一篇赋文。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寥寥数语道出了作者对楚国和汉朝两个历史时期的思考和触动。首句"难寻楚三户"意味着楚国三大贵族家族已经难以找到,可能是因为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他们的痕迹逐渐模糊。接着,作者说"不记汉千门",表示对汉朝的门阀家族已经没有太多记忆和关注,可能是因为汉代的门阀众多,或者是因为作者对楚国更感兴趣。
然而,在这些遗忘和模糊中,诗中出现了"灵光殿"这个独特的词语,它成为整首诗的亮点。"灵光殿"可能指的是某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建筑,也可能象征着某个重要的文化或精神殿堂。它是历史长久的见证,它的存在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而这个殿堂的存在和延续却只依赖于"一赋",这显示了作者对文学的重视和对诗歌的力量的认同。
整首诗词通过对楚国和汉朝的对比,以及对灵光殿的提及,探讨了历史的流转、记忆的遗忘和文学的力量。它让人们思考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文学作品在传承历史和文化中的作用。
田父结田庐,聊容一身息。呼儿取茅竹,不借乡人力。起行庐旁朝,归卧庐下夕。悠悠各有愿,勿笑田庐窄。
病里仍愁四十过,学书学剑两蹉跎。白翻野饭炊粳稻,绿染秋衣制芰荷。远道西风吹客鬓,空江暮雨湿渔蓑。村醪急办青钱买,儿女灯前且笑歌。
吾师师子儿,而复貌瑰奇。何得文明代,不为王者师。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迟。谩有参寻意,因循到乱时。跳踯诸峰险,回翔万里空。争将金锁锁,那把玉笼笼。印缺香崩火,窗疏蝎吃风。永怀今已矣,吟坐雪濛濛。
一代词章世共珍,文成九锡句尤新。石麟本是梁家瑞,不瑞梁家却瑞陈。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草木藏春柳报先,谁将苍驭快如鞭。夜中一雨知无价,陌上三农庆有年。玉糁寒林梅委地,浪翻平野麦连天。阴阳燮理非吾事,新岁调和岂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