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与花别,花意不相忘。
绰约素情在,扫除时世妆。
楚人轻剪伐,北客护垣墙。
半树竹亭亚,几株溪水阳。
可模非绝代,难学是生香。
当结珠宫伴,休吹玉笛长。
赏心甘烂醉,被恼漫颠狂。
正当映乔岳,未应浮碧湘。
松筠共潇洒,雪月佐辉光。
自保孤根暖,宁随百草芳。
远天方绚白,细雨便垂黄。
佳实收功地,君羹必可尝。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再次前韵》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经过岁月与花别离,花的寓意不曾遗忘。
婉约的素情依然存在,扫除时世的繁华妆饰。
楚地人轻松地剪伐树木,北方客人守护着园墙。
竹亭在半边树下婀娜倾斜,几株溪水在阳光下晶莹透明。
这种美景难以模仿,生香也难以学得。
当结伴进入珠宫时,不再吹奏玉笛长曲。
心情愉悦,宛如陶醉,被烦恼所迷乱。
此时正好映照着高山,却还未映照碧色的湘江。
松树和竹筠一同自由洒脱,雪和月光辅佐着辉煌。
保护着自己孤独的根温暖,不愿随百草一同芳菲盛开。
远处的天空如同华丽的白色,细雨仿佛垂落黄色。
佳果已经收获在功地上,君王必能品尝到美味佳肴。
诗意和赏析:
《再次前韵》以花为主题,表达了对花朵的思念和对自然纯真之美的赞美。诗中描绘了经历了岁月与花的别离,但花的意义却不会被遗忘,这表达了诗人对花朵深深的眷恋之情。诗中婉约的素情、清新的自然景色以及对时世繁华的冷静态度,都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诗中的楚人和北客象征了不同地域的人们,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但他们都在保护自己的家园。这种形象的描绘突显了乡土情怀和对家园的眷恋。
诗中的竹亭、溪水、松筠、雪月等自然景物,以及珠宫、玉笛等文化意象,都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和意象,表达了对自由洒脱、辉煌光明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喜悦和对繁华世俗的超脱。
整首诗以轻快的节奏和优美的词藻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诗词充满了诗意和韵味。通过对自然、文化和人生的描绘,诗人传递了对纯真、自由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平林历历晓云迷,津堠将迎客棹西。千古兴亡泰伯国,一川经纬锹公堤。雨添柳色成蛾绿,春剩花香散麝脐。去去苕城知不远,摩挲老眼看山溪。
洛人好种花,唯我好种竹。所好虽不同,其心亦自足。花止十日红,竹能经岁绿。俱沾雨露恩,独无霜雪辱。
喜冰澌初泮,微和渐入、东郊时节。春消息,夜来顿觉,红梅数枝争发。玉溪仙馆,不是个、寻常标格。化工别与、一种风情,似匀点胭脂,染成香雪。重吟细阅。比繁杏夭桃,品格真别。只愁共、彩云易散,冷落谢池风月。凭谁向说。三弄处、龙吟休咽。大家留取,时倚阑干,闻有花堪折
白玉徒为洁,幽兰未谓芳。穷羞事令尹,疏不忘怀王。冤骨销寒渚,忠魂换旧乡。空余楚辞在,犹与日争光。
盘磴回廊古塔深,紫芝红药入云寻。晚吹箫管秋山里,引得獮猴出象林。
碧烟红雾漾人衣,宿雾苍苔石径危。风巧解吹松上曲,蝶娇频采脸边脂。同寻僻境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好把身心清净处,角冠霞帔事希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