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何人共此行,凉风佳月可怜生。
天教两足为吾用,城市山林勿与争。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爲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再答吴仲登三绝》是宋代释宝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对吴仲登登山游览的回答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再次回答吴仲登登山游览的问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屈指为引子,表明了在众多人中,只有少数人能够领略到自然风光的美妙。接着,诗人提到凉风佳月,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环境的怜惜之情。凉风和明亮的月光将景色装点得如此宜人,使诗人倍感珍惜。
在第三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思考:天地之间的两足(指人类)应当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自然,而不是与自然争斗。这种思想流露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强调了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
最后一句"城市山林勿与争",寓意诗人不希望城市与山林相互争斗,而是希望城市和山林能够和谐共存。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呼吁,希望人们能够保护自然、珍爱自然资源。
整首诗词从自然景观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传递出一种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这种情感使诗词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
寥落关河暮,霜风树叶低。远天垂地外,寒日下峰西。有志烟霞切,无家岁月迷。清宵话白阁,已负十年栖。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姑妇相呼有忙事,舍後煮茧门前香。缲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著,明日西门卖丝去。
秦关老月几亏盈,长照诗人白发明。一死一生沤起灭,未应於此见交情。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曾将弄玉归云去,金青羽斜开十二楼。
落尘花片排香痕,阑珊醉露栖愁魂。洞庭波色惜不得,东风领入黄金尊。千筠掷毫春谱大,碧舞红啼相倡和。安知寂寞西海头,青pF未垂孤凤饿。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枊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