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如水泼衣衾,晓看皑皑冒碧岑。
以洁藏污窥物理,由仁行义见天心。
但教南亩多呈瑞,何必东夷屡献琛。
麦熟吾时归印绶,不能者止念周任。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再赋喜雪二首》是宋代吴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夜深时的雪景,表达了对雪的喜悦之情,并借雪的洁白与纯净来反衬人们应当具备的品德和行为。
诗词中的第一首以夜深如水泼衣衾作为起始,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寂静。接着,第二首描述了黎明时分皑皑的雪花覆盖在青山之巅。这种皑皑的景象使人们可以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和自然界的美丽。
接下来的句子"以洁藏污窥物理,由仁行义见天心"表达了作者通过雪的洁白反思人们应当以纯洁的心态对待世界,从中发现人与物的真正本质。这种洁白和纯净的意象与人们的仁义之行相对应,认为只有通过仁义的行为才能够近乎天心。
然而,作者也表达了一种对世俗功利的嘲讽之情。他认为南方丰饶的土地多次产生了吉祥的瑞雪,而东方的边疆地区却屡次献上珍宝。这种对比暗示了人们应当注重内心的美德和道德,而不是追逐外在的功名利禄。
最后两句"麦熟吾时归印绶,不能者止念周任"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官职和功名的不满。他希望自己能够在麦熟之时归隐田园,过上宁静而简朴的生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不能如愿以偿,只能在心中思念着这种理想的生活。
总的来说,吴潜的《再赋喜雪二首》通过描绘雪的美景,表达了对纯洁和美德的追求,同时也借此批判了功利和名利的追逐。这首诗词以雪为媒介,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内心的情感和价值观。
仲春蔼芳景,内庭宴群臣。森森列干戚,济济趋钩陈。大乐本天地,中和序人伦。正声迈咸濩,易象含羲文。玉俎映朝服,金钿明舞茵。韶光雪初霁,圣藻风自薰。时泰恩泽溥,功成行缀新。赓歌仰昭回,窃比华封人。
布袋挨开,猿啼晓月。海岳逃形,佛魔路绝。列列挈挈,翘翘杰杰。大机兮棒打不回闲,大用兮利剑流鲜血。别别,出海昆仑头戴雪。
者方未已,喜而赋此笑当年柏台兰省,四时风景孤负。归来幸得身无事,底又匆匆朝暮。心口语。是传癖诗*,常把芳辰误。夜来风雨。早练*云飘,红衣霞卷,香滴翠杯露。司花手,无限芳妍留住。凝汝为我延伫。姑仙绰约如冰雪,次第相从微步。天不妒。便失却东隅,尽有桑榆路。人间
晚秋烟渚。更舟倚、萧萧雨。水痕清汜,迤逦渐整,云帆西去。三叠阳关,留下别离情绪。溪南一坞。对风月、谁为主。酒徒诗社,自此冷落,胸怀尘土。目送鸿飞,莫听数声柔橹。
乞得禅房半日留,卧看岩雨泻清沟。浮云岂是尘中物,又逐秋风天外游。
贤宰宰斯邑,政闻闾里间。都缘民讼少,长觉吏徒闲。帆落樽前浦,钟鸣枕上山。回舟却惆怅,数宿钓鱼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