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羞羊借皋比盖,饰貌狙将衮服披。
妾去绿衣裳以曲,佗乘黄屋髻犹椎。
方开元际唐风盛,自建安来汉道衰。
举世纷纷学姚贾,老夫持此欲安之。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再和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包羞羊借皋比盖,
饰貌狙将衮服披。
妾去绿衣裳以曲,
佗乘黄屋髻犹椎。
方开元际唐风盛,
自建安来汉道衰。
举世纷纷学姚贾,
老夫持此欲安之。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社会风气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描绘不同时代的人物形象和风尚,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包羞羊借皋比盖,饰貌狙将衮服披。”通过对比包羞羊和狙将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风气的不满和对于虚伪面具的批判。包羞羊是一种羞怯的动物,而狙将则是指猴子,它们戴着皇帝的衣冠,却没有真正的统治能力。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时代上层人物虚伪面具的讽刺。
接下来的两句“妾去绿衣裳以曲,佗乘黄屋髻犹椎。”描绘了女性的形象,通过对比绿衣和黄屋髻,表达了作者对于女性在时代变迁中所受到的束缚和压迫的关注。绿衣可能指代女性的服饰,黄屋髻则是一种发髻的形式。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女性在时代变迁中所受到的限制和困扰的关注。
接下来的两句“方开元际唐风盛,自建安来汉道衰。”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的观察和思考。开元和唐风代表了盛世,而建安和汉道则代表了衰落。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时代兴衰的感慨和对于历史发展的思考。
最后两句“举世纷纷学姚贾,老夫持此欲安之。”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中人们价值观的追随和自己的思考。姚贾是指古代的两位文学家,他们的作品被广泛学习。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人们盲目追随潮流和学习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坚守信念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社会风气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坚守和思考。
众生垢重汩尘缘,岂自收心同觉源。挈水拾薪时节至,三通鼓罢物皆鲜。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一亘清虚衲子家,十方三世个生涯。光明照夜触髅眼,消息含春枯木花。晓色依依云冉冉,天容淡淡月斜斜。母陀罗臂通身是,今日逢场便攃沙。
我登姑苏台,笑指前溪水。水从具区来,古色映清泚。明朝泛秀之去,两岸杂苹芷。萦纡知几曲,举目皆可喜。稻熟千顷黄,秋入四山紫。疎钟度横塘,青帘穿野市。忽惊秀逼人,突兀平地起。飞阁出林颠,穹石满山趾。褰裳上深径,鸣蝉声聒耳。木罅露遐观,欲进足屡止。梵宫开何年,金
春寒还似暮冬天,败絮重披有虱缘。虽欠高僧分白,偶蒙暴客恕青毡。浊醪盎盎贫犹醉,倦枕昏昏昼亦眠。年少从渠笑衰嬾,相呼禹庙看龙船。
肃肃秺侯清慎,温温契苾知诗。能推测隐救民饥,况乃义方教子。宪府两飞鹗荐,士林竟赋怀辞。天门正美可前知,入侍钩天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