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春雨两檐风,冷枕青灯睡未浓。
欲断新篇无好语,喜君消息到黄龙。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再和见示绝句》
朝代:宋代
作者:李弥逊
中文译文:
一阶春雨两檐风,
冷枕青灯睡未浓。
欲断新篇无好语,
喜君消息到黄龙。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李弥逊的作品。诗人描述了一个情景:春天的雨水轻柔地敲打在檐下,微风吹拂着屋檐。诗人躺在冷冷的床上,独自一人,青灯下还未入睡。他怀着写作的愿望,但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然而,他听到了一则令他高兴的消息,这个消息来自遥远的黄龙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通过描写春雨和檐风,诗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展现了春天的细腻之美。诗人使用了"冷枕青灯"的意象来表达他内心的孤独和失眠,这种冷和青灯的对比增强了诗人的寂寞感。他希望写下一篇新的作品,但却感到自己无法找到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当他听到喜讯时,他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通过简短的词句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消息的期待。诗人的情绪在雨声和风声中交织,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远的内涵,展示了李弥逊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愉悦和渴望。
江渎池头烂醉归,青旗日晚插城扉。正驰玉勒冲红雨,又挟金丸伺翠衣。老境渐侵欢意尽,旧游欲说故人稀。凭高三叹君知否,倦鷁无风亦退飞。
归未卜。频倒金驱纤玉。明月绡窗停剪烛。搦愁题蠹绿。秋水娟娟鱼目。腰素几分销缩。接得云笺无意读。雕鞍何处宿。
未挂丹题雁塔中,重来溪上觅筠翁。相期老眼横遥碧,莫着征衫走软红。得失漫嗟蝉翼重,才名合见马群空。三年小度惊人手,未信朱衣也不公。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逝者如斯书夜长,会心能使百忧忘。生前身后浑如此,丝竹之音孔子堂。
身即林园不世功,喜惊今乃有人同。规模内相雄文里,景物时贤杂咏中。前辈风流何敢似,后来评论想能公。谁曾寤寐声形隔,真乐从兹触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