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再委赵丞阳山送龙祷雨》

老龙高卧复何求,韬敛风雷自一湫。
不恨如麻无雨脚,却愁生耳有禾头。
向来河内惭移粟,此去江边欲具舟。
龙若有灵须早计,霖霪莫待火西流。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再委赵丞阳山送龙祷雨》是宋代诗人虞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龙高卧复何求,
韬敛风雷自一湫。
不恨如麻无雨脚,
却愁生耳有禾头。
向来河内惭移粟,
此去江边欲具舟。
龙若有灵须早计,
霖霪莫待火西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虞俦对干旱的忧虑和对龙祷雨的期盼。诗人以老龙(指天龙)高卧的形象开篇,表现出龙的神秘和超凡的力量。他韬光养晦,收敛了风和雷,自我隐匿在深潜之中,等待着一场及时的降雨。

诗中提到诗人并不恨雨如麻般细小,而是担心雨滴过小,无法浇灌禾苗,这表明他对农田的关切和渴望。他感到羞愧,因为他所在的河内地区粮食不足,被迫转移谷物,而他此刻正要离开河内,前往江边准备乘船,希望能得到雨水的滋润。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龙的灵性的期望和警示。诗人希望龙能早日觉醒,预测到即将来临的大雨,不要等到火势蔓延、灾害发生。这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忧虑,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向往。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干旱的现状和作者的期望,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和对自然力量的敬仰。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山水景观,但通过对龙的隐喻和对禾苗的关切,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农业的重视。这首诗词既有一种现实的忧虑,又带有一种超越凡俗的思考,展示了虞俦才华横溢的写作风格。

  • 《用韵答宝叶》

    蒲团出定入玄微,尽是山间林下诗。安得远公陪一笑,朗吟同过虎溪时。

  • 《盛山十二诗·流杯渠》

    激曲萦飞箭,浮沟泛满卮。将来山太守,早向习家池。

  • 《赠曹延》

    混然天性本天成,何必拘泥守意城。识破鸢飞鱼跃事,自知万物不离诚。

  • 《寄张襄州》

    襄阳州望古来雄,耆旧相传有素风。四叶表闾唐尹氏,一门逃世汉庞公。故家遗俗应多在,美景良辰定不空。遥忆习池寒夜月,几人谈笑伴诗翁。

  • 《送从弟赴上都》

    车骑秦城远,囊装楚客贫。月明思远道,诗罢诉何人。

  • 《有骥在野》

    有骥在野,百过不呻。子不我良,岂无他人。絷我于厩,乃不我驾。遇我不终,不如在野。秃毛于霜,寄肉于狼。宁彼我伤,人不我顾?无子我忘。知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