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昝公溉,船头余落晖。
携家上岸行,爱此风满衣。
村巷何萧条,四顾烟火稀。
问之曰去岁,此地遭凶饥。
斯民半逃亡,在者生计微,请看林木下,墙屋皆空围。
好田无人耕,惟有荆棘肥。
至今深夜中,鬼火流清煇。
众稚闻此语,竞走来相依。
错莫惊且哭,牵挽求速归。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昝公溉》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泊昝公溉,
船头余落晖。
携家上岸行,
爱此风满衣。
村巷何萧条,
四顾烟火稀。
问之曰去岁,
此地遭凶饥。
斯民半逃亡,
在者生计微。
请看林木下,
墙屋皆空围。
好田无人耕,
惟有荆棘肥。
至今深夜中,
鬼火流清煇。
众稚闻此语,
竞走来相依。
错莫惊且哭,
牵挽求速归。
中文译文:
傍晚停泊在昝公溉,
船头余辉照耀。
带着家人上岸行走,
喜爱这满衣的风。
村巷何等萧条,
四处烟火稀少。
询问他们去年的情况,
这个地方遭受了凶恶的饥荒。
人民中有一半逃亡,
留下的人生计艰难。
请看那林木下,
房屋围墙空荡荡。
好田无人耕种,
只有荆棘茂盛。
直到今天的深夜中,
鬼火闪烁明亮。
年幼的孩童听到这番话,
争相跑来相互依偎。
不要惊慌,先哭一会,
拉扯着彼此寻求快速归去。
诗意和赏析:
《昝公溉》描绘了一个贫困困顿的农村景象。诗中的昝公溉是一个船埠,晚上船头的余辉映照着诗人和他的家人,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诗人用简练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风光和家乡的热爱。
然而,接下来的描写却改变了氛围。村巷冷落,四处缺乏烟火,诗人询问当地人去年的情况,得知这个地方曾经遭受了饥荒的困扰。大部分人民逃亡,留下的人们生活艰难。诗人以生动的描写描述了荒废的村庄景象,林木下无人居住,房屋空荡荡,好田荒芜,只有荆棘繁茂。
最后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诗人描述了鬼火闪烁的景象,给人以神秘而恐怖的感觉。年幼的孩童们听到这些话后争相聚集在一起,彼此依偎。诗人呼吁他们不要惊慌,先哭一会,然后互相牵挽着寻求归家的道路。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贫困困顿的乡村景象,通过对人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困境的思考。诗中的景象和情感交融,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展示了作者对人民遭受困苦的关注与同情。
梅花五岭八桂林,青罗带绕碧玉簪。祥刑使都两唐裔,亲领诸生到洙泗。七星岩畔筑斋房,独秀峰尖作笔床。买书堆上天中央,海表学子来奔忙。中州淑气无间断,南斗文星方炳焕。君不见日南姜相曲江张,万古清风裂云汉。
战艺升环水,论诗得异闻。窥园仍旧隐,下马忽新坟。白社真投分,青灯忆离群。有书无子读,此事最怜君。
四海流传百轴刊,皤皤国老尚神完。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先秦伏胜看。
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笑谈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
象床宝帐悄无言,草得降书又几番?两表涕零前出塞,一官安乐老称藩。祠官香火三间屋,大将星辰五丈原。异代萧条吾怅望,斜阳满树暮云蘩。
客来草草治杯盘,道与家人勿惮烦。但要陶泓毛颍在,未为无以遗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