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宿殊难稳,宵征敢告劳。
三声鸡未动,五丈月犹高。
险路纡羸马,寒飚穴敝袍。
枯林影中过,恐或有梅梢。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燥溪晓行》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旅宿异常不稳定,拂晓时分踏上旅途,敢于向人告知劳累。三声鸡鸣未响起,五丈高的明月仍然悬挂在天空。在险峻的道路上,瘦弱的马匹艰难前行,寒风呼啸穿透破旧的衣袍。穿过干枯的林地影子,或许会有梅花的枝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旅行时的艰辛和不易。诗人在旅途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和不确定性,但他并不畏惧,勇敢地向人们展示了他的劳累。诗中通过描绘黎明前的景象,表达了对新的一天的期待和希望。马匹的困难行进和破旧衣袍的寒风吹袭,强调了旅途的艰辛和恶劣的环境。最后,诗人提到在干燥的溪谷中,也许会有一丝盛开的梅花,给人以希望和宽慰。
赏析:
《燥溪晓行》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充满了旅途的苦难与坚韧。诗人在诗中用生动的描写展示了旅行的压力和困境,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最后两句提到可能会有梅花,给人一丝温暖与希望。整首诗构思巧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坚强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感悟。
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昔吾窍科第,正自学力勤。虽从士夫后,禄已不及亲。痛感韦经传,敢忘择孟邻。念汝知策厉,灯夜仍鸡晨。立志忌作辍,惜阴计寸分。盍抽胸次陈,驱为笔底春。解颜献新得,眩眼释峤云。鉏头足膏腴,天人巧相因。奉亲相如此,况予耐贱贫。谁今子不如,俪美须前人。
酲病初非病,寻真却损真。孤愁如送别,清渴欲生尘。嗅菊时思杜,薰香未惬荀。蔗浆知可析,莫致一瓯新。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孤棹倚江濆,鱼梁浦树分。北书曾未达,南雁最初闻。碧海寒生月,空山夜出云。不堪三径远,何以慰离群。
绕西园、粉笼千雉,镜池屏石天造。主人意匠工收拾,华屋落成闻早。输奂巧。望缥缈、五云深处移蓬岛。油幢羽葆。指貔虎长驱,鲸鲲网取,电走捷旗报。铙吹发,回庑连屯饮犒。海山波静烟扫。纶巾萧散环珠履,春满绿杨芳草。人境好。是握穗五翁,福地无尘到。芝书在道。便整顿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