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出公侯,今于葬地求。
樊崇如叵测,郭璞殆徒谋。
折臂终难验,控颐自可忧。
未抛金锁甲,焉问土馒头。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赠地理齐君龙吉》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积善出公侯,今于葬地求。
樊崇如叵测,郭璞殆徒谋。
折臂终难验,控颐自可忧。
未抛金锁甲,焉问土馒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地理齐君龙吉的赠送和思考。诗人方回通过赠送地理齐君的方式,表达了积善之人最终会得到公侯的地位的信念,同时也揭示了现实中的困境。
首先,诗人提到“积善出公侯”,传达了善行积累会带来地位提升的观念。然而,在现实中,这样的善行并不能保证在葬地选择上得到公侯的待遇。樊崇和郭璞都是古代的著名地理学家,然而,他们对于选择合适的葬地的判断却不尽准确和可靠。这种对于善行未能获得应有回报的现实困境使诗人感到忧虑。
其次,诗中提到“折臂终难验,控颐自可忧”,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努力和奋斗的担忧。折臂难验指的是诗人的努力和奋斗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验证和认可。控颐则暗示诗人的自省和思考,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付出是否真的值得。
最后,诗中出现的“金锁甲”和“土馒头”形象地描绘了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对比。金锁甲象征着高贵和权势,而土馒头则代表着平凡和贫穷。诗人用这种对比来呼应自己的困境,表达了对于现实中权力和物质的追求的质疑。
综上所述,《赠地理齐君龙吉》这首诗词通过对地理齐君的赠送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善行回报和现实困境的忧虑与质疑。诗中的意象和对比使得诗词更具有意境和思考的深度。
星使南驰入楚重,此山偏得驻行踪。落花满地月华冷,寂寞旧山三四峰。
斜飞庆历皇华远,捷出熙宁使指新。但记欧公更此职,不知赵济是何人。剡章遍及孤寒士,奋笔先诛聚敛臣。自叹暮年衰飒甚,羡君老手独埋轮。
锦官城里寺,一室若云峰。水缩秋吟鼎,霜低夜讲松。住斋尘入钵,出定藓生筇。曾听三摩义,居常梦晓钟。
闲处无人到,乖疏称野情。日高搔首起,林下散衣行。泉引窗前过,云看石罅生。别来愁欲老,虚负出山名。
倦游得兹行,颇惬丘壑性。俗虑与秋澄,禅心随夜静。灯前见修竹,月下闻清磬。未作故山归,空吟长卿咏。
客舍两三花,并脸开清晓。一朵涓涓韵已高,一朵纤纤袅。谁与插斜红,拥髻争春好。此意遥知梦已传,月落前村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