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华表去蹁跹,縠顶丹深不计年。
万里孤光中夜月,一声清唳九重天。
偶然梦觉思辽海,不是饥驱向野田。
赤壁秋高风露下,无心曾唤老坡仙。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赠洪都高士萧野鹤
自从华表去蹁跹,
縠顶丹深不计年。
万里孤光中夜月,
一声清唳九重天。
偶然梦觉思辽海,
不是饥驱向野田。
赤壁秋高风露下,
无心曾唤老坡仙。
中文译文:
送给洪都的高士萧野鹤
自从华表离去踏着舞步,
红色帽顶已染上深深的岁月痕迹。
万里孤光闪烁在夜空中,
清脆的鸣叫声穿越九重天。
偶然之间,我在梦中感受到思念辽阔的海洋,
并非因为饥饿而驱使我踏向田野。
在赤壁秋高的风露下,
我曾无意地呼唤过那位年老的仙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蒲寿宬创作的,送给洪都的高士萧野鹤。诗人以华表(古代城市中的一种高塔)离去为引子,表达了时光流转、岁月如梭的主题。华表是古代城市建筑中的标志性建筑物,它的离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过去的岁月。红色帽顶因岁月的沉淀已经染上深深的痕迹,展现出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
诗中描绘了夜空中的孤光,形容了月光的孤独和寂寞。这孤光在辽阔的天空中闪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追求超越尘世的精神。清脆的鸣叫声穿越九重天,象征着高士萧野鹤的高雅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诗人在梦中偶然觉醒,思念起广阔的辽海,这表达了对自然和远方的向往。并非因为饥饿而前往田野,体现了高士的超然和追求精神境界的独立。最后,诗人在赤壁秋高的风露下,无意地呼唤过老坡仙,流露出对仙境和神仙的向往。
整首诗以华表离去作为引子,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高士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追求超越和对自然与神仙的向往的主题。通过描写远离尘世的高士,诗人呈现了一种追求自由、追求精神境界的理想化形象。整首诗意境优美,意蕴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
野色晴宜上阁看,树阴遥映御沟寒。豪家旧宅无人住,空见朱门锁牡丹。
六经四十三万字,古未版行天所秘。鲁才得见易春秋,书到汉时犹墨记。不知何年有尔曹,误我百世惟寸刀。日传万纸未渠已,宇宙迫窄声嘈嘈。一第竟为吾子慁,办笔如椽补龙衮。生毋谓我不读书,待捡麻沙见成本。
江上青峰宿雨开,江头归使日南来。登高欲访平安字,二月衡阳雁已回。
壁立无堪佐子贫,漫修简牒效殷懃。起临明镜看生意,卧向晴檐共白云。逸气不应供潦倒,刻谈脱或致纷纭。但令苏晋禅妨醉,不患何山病故荤。
虎旅驱中道,钩陈警六飞。圜丘群望毕,宣室受釐归。旭日迎芝盖,晴云拂羽旂。笙歌前路拥,拜舞接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