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旧今归楚,寻师久入吴。
有缘依梵释,何事走江湖。
休问传心印,当先觅髻珠。
直须言语断,方不堕凡夫。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赠轮上座》是宋代王炎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他在江湖之中寻求真理和追求修行的决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念旧今归楚,
寻师久入吴。
有缘依梵释,
何事走江湖。
休问传心印,
当先觅髻珠。
直须言语断,
方不堕凡夫。
诗词中的"念旧今归楚"表明诗人怀念过去的岁月,回忆起在楚地的往事。"寻师久入吴"则表明诗人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一位导师,已经到达了吴地。
接下来的两句"有缘依梵释,何事走江湖"表达了诗人与佛教徒有缘,决定在江湖中行走,寻求灵性的指引和启示。这表明了诗人渴望通过佛教的教导来超越尘世的追求。
"休问传心印,当先觅髻珠"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不愿回答关于传授心法的问题,而是更关注于寻找内心的珍宝,也就是佛教中的智慧和领悟。
最后两句"直须言语断,方不堕凡夫"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修行者应该超越言语的束缚,摆脱尘世的执着,才能达到超越凡夫俗子的境界。
整首诗词通过表达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修行的追求,展现了他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寻求超越尘世的决心和努力。通过对佛教修行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希望能够在江湖中找到真实的自己,并摆脱世俗的束缚。这首诗词充满了禅宗的意境和哲理思考,表达了对内心解脱和智慧开悟的渴望。
夷吾相桓公,岂复偶际会。观其平生心,身已有所委。天方困生民,吊伐实在己。求居寓所欲,纠与白等耳。堂堂东海邦,内政谨疆理。南荆北达燕,玉币走千里。仲尼免左衽,自以身受赐。孟轲圣之偶,非薄良有谓。彼狂后世儒,诋毁恣轻议。嗟哉不量分,讵解圣贤意。区区彼商鞅,操术
春风似箭,春雨如膏。旷劫来事,不隔丝毫。
屏迹山村病日增,乌皮几稳得闲凭。冻云傍水封梅萼,嫩日烘窗释砚冰。岁尽光阴饶衮衮,身闲醉梦且腾腾。蛮童采药归来晚,客至从嗔唤不应。
一室荒芜孺子贫,知君四海入经纶。杀身虎口终何补,洒扫庭除自可人。
洞府寒山曲,天游日旰回。披云看石镜,拂雪上金台。竹径龙骖下,松庭鹤辔来。双童还献药,五色耀仙材。
一盆堪作沼,寻丈讵非塘。底用荷花盛,方能心境凉。忍将禾黍地,凿出水云乡。极目平畴阔,时看白鹭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