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眷属何年别,长寿坛场近日开。
应是蜀人皆度了,法轮移向洛中来。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赠僧五首·清闲上人(自蜀入洛,于长寿寺说法度人)
梓潼眷属何年别,长寿坛场近日开。
应是蜀人皆度了,法轮移向洛中来。
中文译文:
送给清闲上人的五首诗(自蜀入洛,于长寿寺说法度人)
梓潼的亲友何时分别,长寿坛场近日开放。
应该是蜀地的人们都皈依了,佛法之轮已转移到洛阳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了纪念附近的清闲上人(僧人)而写的,他在洛阳的长寿寺听到了佛法的传播,表达了对佛法弘扬的欣喜之情。
第一句诗描述了梓潼(一个地名)的亲友们何时分别,可能是指自己久未回家或者亲友们离世。第二句诗说长寿坛场近日开放,意味着长寿寺开始举办佛事活动。第三、第四句诗表达了白居易认为蜀地的人们已经皈依佛教,佛法的传播已经扩展到了洛阳。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白居易对佛法传播的喜悦和对僧人的敬重,同时也隐含了对自己离乡别亲友的思念之情。此外,诗中的对比也体现了佛法的东传西渐,展示了佛教在唐代的影响力和传播途径的变化。
此中无他肠,饮少乃辄醉。眼眩力不支,便欲投床睡。顿空名利心,愿弃人间事。渊时千载上,当复知我意。
对言方有默,因默乃名庵。庵留默不遣,一物遂为三。龟扫泥中痕,正恐力弗堪。自问呵默者,了然成妄谈。
又携刀笔泛膺舟,蓝口风高桂楫留。还似郢中歌一曲,夜来春雪照西楼。
凉室无外响,空桑七弦分。所弹非新声,俗耳安肯闻。月落未终曲,暗中泣湘君。如传我心苦,千里苍梧云。
丙夜清光些子见,儿童惊喜强雄夸。阑珊高兴应无几,恰似春残看落花。
眼如胡僧之碧,口如老庞之吸。子云要伴玄草,添丁勿翻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