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四明余天与》

七聚惟莆最僻穷,四明狂客此飘蓬。
圣门性命言犹罕,俚俗支干说未通。
子术纵高于季主,吾年已老申公。
贫家无处撰车马,草草搜诗亦欠工。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赠四明余天与》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七聚惟莆最僻穷,
四明狂客此飘蓬。
圣门性命言犹罕,
俚俗支干说未通。
子术纵高于季主,
吾年已老申公。
贫家无处撰车马,
草草搜诗亦欠工。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向四明的余天与赠诗,描述了余天与的贫困和他在文学上的追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余天与的敬意和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困境和无奈。

赏析:
首句“七聚惟莆最僻穷”,描绘了余天与所处的地方非常贫穷和偏僻,这里的“七聚”指的是指莆田七县,暗示了余天与所处的境况非常艰难。接着,“四明狂客此飘蓬”表达了余天与作为一个狂放不羁的文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

下一句“圣门性命言犹罕”,指的是文坛上有价值的作品很少,文人们很难在正统文学领域中获得认可和成功。而“俚俗支干说未通”则暗示了俗世之间的琐事和纷争使得文人们的声音难以传达和被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子术纵高于季主,吾年已老申公”,作者将自己和余天与进行对比。余天与的才华超过了当时的时代领袖季主,而作者刘克庄则感慨自己的年华已逝,与申公(指申请)的年纪相仿,暗示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困境和无奈。

最后两句“贫家无处撰车马,草草搜诗亦欠工”,表达了作者在经济上的拮据和生活条件的困苦。他无法拥有车马,甚至在创作诗词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只能匆匆忙忙地寻找灵感,导致创作水平受到影响。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余天与的贫困和作者自身的困境,表达了对余天与的敬佩和同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自身创作困境的感慨。这首诗词揭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学创作的困境,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

  • 《绿珠怨》

    从来上台榭,不敢倚阑干。零落知成血,高楼直下看。

  • 《晚步》

    清水芙蓉未肯开,暑天花草底差排。鹿葱金凤何为者,也得园亭护两阶。

  • 《洪山》

    壁立东南第一峰,问知名道葛仙翁。丹砂灶逼云头近,玉井泉流海眼通。六字籀文天篆刻,数间洞屋石帡幪。我来整屐层巅上,无数群山下风。

  • 《岳州夜坐》

    炎洲苦三伏,永日卧孤城。赖此闲庭夜,萧条夜月明。独歌还太息,幽感见馀声。江近鹤时叫,山深猿屡鸣。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五十知天命,吾其达此生。

  • 《游洞岭寺》

    古寺藏烟树,岩扉昼不扃。日高花散影,风定竹无声。稚子添香火,闲僧阅藏经。新诗吟未就,独向殿阶行。

  • 《送程孚叟知归州》

    东都人陆海,游集若为忘。筮史同微货,僧坊共小凉。卜邻栖辇毂,返旆促囊装。巽坎知人意,奔腾达侍旁。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