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锥自是今无用,铁砚还知古可穿。
不惜日抄三万字,胜储百亩剡中田。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爲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赠屋西小陈秀才》是宋代戴表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毛锥自是今无用,
铁砚还知古可穿。
不惜日抄三万字,
胜储百亩剡中田。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屋西小陈秀才的赠送。诗人以毛锥和铁砚作为象征,寓意着毛锥已经过时而无用,而铁砚则能够穿透古代的时空。诗人表示自己愿意每天抄写三万字,意味着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勤奋努力,相比之下,即使是百亩肥沃的田地也不及他对知识的珍视和重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诗中的毛锥和铁砚作为象征物,形象地表达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毛锥象征过时和无用的东西,而铁砚则象征着可以穿透时空的古代智慧。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追溯,同时也强调了自己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自己对学习的执着和努力。他愿意每天抄写三万字,展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勤奋态度。将胜过一百亩肥沃的田地,表达了诗人认为知识的积累和学问的修养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整首诗词轻松幽默,语言简练,通过寓意的象征手法和对知识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过去文化的尊重和对知识价值的思考。
自频双黛听啼鸦。帘外翠烟斜。社前风雨,已归燕子,未入人家。鞋儿试著无人看,莫是忒宽些。想它楼上,问拈箫管,憔悴莺花。
孤村足雨菰蒲合,只有群蛙噪满陂。我亦闲来无鼓吹,不烦通夕短长吹。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老蚕欲作茧,吐丝净娟娟。周密已变化,去取随人便。有为机中练,有为琴上弦。弦以和音律,练以事寒喧。其功不为小,其用己为偏?作诗寄蚕姑,辛苦匪徒然。
池塘春旱欲生尘,一雨能令草木新。脾病不嫌樱笋薄,廪空偏喜麦禾匀。白须照水湖光净,渌酒留人鸟哢频。但恐少年嫌老丑,眼前无复一时人。
紫垣佳客有灵踪,独木为桥处处同。一自浑家参太极,更谁连步上青空。槛前怪木冬长碧,岩下灵光夜久红。真泽不随时世斩,出尘人世入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