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景灵六殿图功臣,进贤大羽东西陈。
能令将相长在世,自古独有曹将军。
嵩高李师掉头笑,自言弄笔通前身。
百年遗像谁复识,满朝冠剑多传人。
据鞍一见心有得,临窗相对疑通神。
十年江海须半脱,归来俯仰惭簪绅。
一挥七尺倚墙立,客来顾我诚似君。
金章紫绶本非有,绿蓑黄箬甘长贫。
如何画作白衣老,置之茅屋全吾真。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赠写真李道士》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你是否见过景灵六殿的功臣图像,展示了东西两方进贤之士。他们能使将相长寿,自古以来只有曹将军。嵩高的李师掉头笑,自言曾操笔写过前世。百年之后,谁能辨认这些遗像,朝廷中冠戴剑履的人很多。我一见到这些图像,心中就有所得,站在窗前与之对视,感到他们仿佛通神。十年后,我必须放弃江海之行的一半,回来俯仰世事时,会惭愧地看着自己的头上的官帽和身上的衣袍。我挥毫写下的七尺长诗,倚在墙上屹立不倒,客人来访时,我真心实意地以为他们就像你一样。金章紫绶本来并不属于我,我喜欢绿蓑黄箬,甘于长期贫困。如何能画出白衣老者的形象,只有将他置于茅屋之中,才能真正表现出我的真实情感。
诗意和赏析:
《赠写真李道士》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苏辙对历史名人图像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身境遇和理想的思考。
诗词开头描绘了景灵六殿的功臣图像,这些图像代表了历代进贤之士的形象。苏辙特别提到自古以来只有曹将军能使将相长寿,暗示了自己对曹操的钦佩和敬仰。
接下来,苏辙描述了自己在观赏这些图像时的感受。他看到李师掉头笑,自言自语曾经操笔写过前世,这表明他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他对百年之后是否还有人能辨认这些图像表示了对历史记忆的担忧。
苏辙在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自身的思考和疑惑。他写道自己一见到这些图像就有所得,仿佛通神,但他也意识到自己必须放弃一半的江海之行,回到尘世中仕途之中。他感到俯仰世事时会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感到惭愧。
最后,苏辙表达了对自己写下的诗篇的自信和对客人的期望。他将自己的诗挂在墙上,倚为长久。他真诚地以为客人们会像诗中所写的那样对待他。他还提到了金章紫绶并不属于自己,而他更喜欢绿蓑黄箬,这表明他对名利的淡漠态度。最后,他思考如何能够真实地表达白衣老者的形象,认为只有将其置于茅屋之中,才能表现出真实的情感。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对历史和人物的思考,他通过描绘历史图像和自身的境遇,表达了对历史记忆、文学艺术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感慨。他对历史名人的崇敬和对自身命运的思索,展示了他对人生真实与理想的思考,以及对名利和虚荣的淡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图像的描绘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展示了苏辙对历史、文学和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对历史记忆和真实情感的关注,以及对名利和虚荣的超越追求。
筒分细细泉。
月月红花开小庭,夏虫丝吐绕枝青。如何错怪游仙枕,五十年间一度醒。
常笑相如赋上林,肯为子政铸黄金。心光自发谁能障?踵息无声不厌深。摇齿复牢堪决肉,枯颅再茁已胜簪。老松涧底虽终弃,霜雪元知不解侵。
春来无酒债,客至得诗材。论文舌本壮,诵句须髯开。鲜芳曜楛朽,骏步惊驽骀。巍巍王谢家,衮衮世有才。
古木森森白昼昏,瀑泉飞处两山分。石梁跨谷欣初睹,茗碗浮花信旧闻。行古向来悲一跌,洁身此去欲三薰。至人党有矜怜意,便与提携出世纷。
相逢未作期,相送定何之。不得长年少,那堪远别离。泛湖乘月早,践雪过山迟。永望多时立,翻如在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