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然瓶锡信行藏,偶驻姜峰古道场。
欲识高人用心处,白云堂下一炉香。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赠延福端老二绝》是黄公度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瓶中的香料随风飘散,铁锡的信物行踪隐秘。时而停留在姜峰的古道场,仿佛在等待某位高人的出现。想要悟出这位高人的用心之处,只需在白云堂下一炉香烟中寻觅。
这首诗词以一种极其简洁而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场景,给人以深思和想象的空间。将香料放在瓶中,意味着它们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随风传递,但其行踪却难以捉摸。姜峰古道场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似乎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诗人表达了对于高人的仰慕和渴望,想要了解高人的用心之处。而白云堂下的一炉香,则是悟道的关键,也是与高人相通的方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追求智慧和真理的思想情感。它呈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意境,让人联想到修行与悟道的过程。诗人将高人描绘成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存在,而与高人相通的方式,则是通过一炉香烟。这种意象化的描写给人以启迪,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的方向。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秘而迷人的场景,通过对高人和悟道的追求,表达了对智慧和真理的向往。它给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引发人们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王土平平。正海息波澜,岳敛云烟。三景虚明,八表澄清,一月普照诸天。有流霞洞焕,映黍珠、徐下空玄。绝形言。见千真拱极,万气朝元。当时鹤鸣夜半,感真符宝篆,特地清传。碧湛龙文,红凝龟篆,绛衣舞鬣蹁跹。计功成果就,无真教、郭景飞仙。已千年。亘灯灯续焰,光朗无边。
抹月涂风画有声,等闲人见也愁生。听莺桥下波仍绿,走马台边月又明。芳草路多人去远,梅花春近鸟衔争。残更亡寐难同梦,为雨为云只自行。
祥符额赐海会寺,四百年来弹指过。试问竹林桥下路,往还曾见几东坡。
昔趋魏公子,今事霍将军。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黄沙扬暮霭,黑海起朝氛。独与君携手,行吟看白云。
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
对月无何添雅致。丛绿花黄偏有异。正是遇重阳,霜露冷、宜呈祥瑞。清香覆我如言志。害风来、且休攀视。应共到蓬莱,琼筵上、众仙颁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