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

昔在天彭郡,侨居过一冬。
感君常见访,无日不相从。
远寺携棋局,高亭把洒钟。
认知三载后,孤冢列新松。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是宋代文同所作的两首诗词。以下是对这两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昔在天彭郡,
过去曾在天彭郡,
侨居过一冬。
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天彭郡,度过了一个冬季。

感君常见访,
感谢君常常的到访,
无日不相从。
感激你的频繁探访,每日都相伴相随。

远寺携棋局,
一起去远离的寺庙带着棋局,
高亭把洒钟。
在高亭上敲响洒钟。

认知三载后,
三年后的再会,
孤冢列新松。
独自的墓地旁列着新的松树。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文同在天彭郡的生活情景。诗人离开家乡,在天彭郡居住了一个冬季。他感谢一个常常来访的朋友,每天都与他相伴相随。他们一起去了远离的寺庙,带着棋局,也在高亭上敲响了洒钟。三年后的再会中,诗人发现孤独的墓地旁列着新的松树。

第二首:

寒灯如昼夜,
寒冷的灯光照亮了昼夜,
雨雪满庭堂。
雨雪充满了庭院。
夜阑更独坐,
夜深人静,更加独自坐着,
明灭自相忘。
明灭的光亮互相交替,彼此忘却。

细看犹未足,
仔细观察仍然不够,
断想忽难量。
断续的思绪难以衡量。

从今遥万里,
从此以后,遥远的万里,
寄语隔云乡。
寄托着心意,传递到遥远的乡间。

这首诗词以寒冷孤寂的氛围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寒冷的灯光照亮了昼夜,雨雪充满了庭院。夜深人静时,诗人更加独自坐着,明灭的灯光彼此交替,渐渐忘却了自己。他仔细观察,但思绪却断断续续,难以把握。从此以后,他与诗中的人物相隔万里,通过诗词表达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说,《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表达了诗人在陌生环境中的孤独和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寒冷的景象和独自的处境,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于人际关系的思考。

  • 《浪淘沙(秋江)》

    万里一飞篷。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 《湖上寓居杂咏 其二》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 《次韵涧上丈人见寄》

    有怀南涧老,月冷梦魂赊。烟闭金丹灶,云迷玉斧家。高云嗟缥缈,醉墨喜倾斜。明日秋风起,愁看菊蕊花。

  • 《送高缙之归谋武林结课二首》

    眼底论人物,如君亦壮哉。作书犹乞米,造物不怜才。跋履妨诗笔,祛除近酒杯。飞尘栖剑室,归棹莫迟回。

  • 《春暮》

    杜鹃啼血诉春归,惊落残花满地飞。惟有帘前双燕子,惜花衔起带香泥。

  • 《真珠泉》

    泉光四散骇猿猱,迸起平池点滴高。谁欲斗量徒积梦,人将瓶汲肯辞劳。声随夜雨穿疏箔,名逐春风入小槽。别有雷峰峰下圃,一泓埋没在蓬蒿。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