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昭君》

永巷鏁芳菲,春归入燕泥。
粉身能报国,妾不爱蛾眉。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昭君》是宋代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昭君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以及她不以貌取人的坚定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
永巷鏁芳菲,春归入燕泥。
粉身能报国,妾不爱蛾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昭君为主角,通过描绘她的形象和情感,展现了她的高尚品质和忠诚精神。

首句“永巷鏁芳菲,春归入燕泥”,表达了昭君长久地隐居在深巷中,宛如一朵美丽的花,而当春天回来时,她却不再显露于外界,就像是被尘土掩埋了。这种隐居的意象暗示了昭君对个人名利的超脱,她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联系在一起,选择了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奉献。

接着,“粉身能报国,妾不爱蛾眉”表达了昭君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她愿意为了国家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即使是粉身碎骨。她的爱不是寻常的美色和容貌所能动摇的,她不会被外表所迷惑,而是专注于报效国家。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塑造了昭君的形象,展示了她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她不以貌取人,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之上,表达了她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这首诗词既是对昭君的赞美,也是对她的精神境界的讴歌,彰显了她作为一个女性的崇高价值。

  •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念汝虽孩童,气已负山岳。送汝已成人,行路已悲愕。

  • 《寄远》

    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

  • 《水调歌头 上南京留守》

    圣世贤公子,符节镇名邦。褰帷一见丰表,无语已心降。永日风流高会,佳夕文字清欢,香雾湿兰?。四座皆豪逸,一饮百空缸。指呼间,谈笑里,镇淮江。平安千里烽燧,卧听报云窗。高帝无忧西顾,姬公累接东征,勋业世无双。行捧紫泥诏,归拥碧油幢。

  • 《匡复府》

    扬州都督开三府,十万强兵猛如虎。骆生长檄魏生谋,大义精忠照千古。山东豪杰望旌旗,蓄缩江淮立霸基。莫指金陵图王气,石梁鸦噪髑髅悲。

  • 《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夜半见日事。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山有二石楼。今延祥寺在南楼下,朱明洞在冲虚观后,云是蓬莱第七洞天。)东坡之师抱仆老,真契早已交前生。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归耕

  • 《题开先寺》

    少年魂梦到庐山,今日亲游鬓已斑。聊复挥毫吟紫翠,未妨拄颊对孱颜。遥看飞瀑三千丈,近去青天咫尺间。不为白云频属念,应游此地不知还。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