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身世出尘心,香霭只园地布金。
秉烛听歌不知醉,夜深清露满衣襟。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招彝叟厚之饮台上花间》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恍然身世出尘心,
香霭只园地布金。
秉烛听歌不知醉,
夜深清露满衣襟。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人在花间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之情。诗人置身于花园之中,感觉自己的身世与尘俗相隔,心灵得到了净化。他聆听着歌声,却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陶醉其中,夜深的时候,他的衣襟上沾满了清晨的露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人在花间饮酒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超脱之感。首句“恍然身世出尘心”,表达了诗人在花园中饮酒时,感觉自己的身世与尘世相隔,心灵得到了净化,摆脱了尘嚣的束缚。第二句“香霭只园地布金”,描绘了花园中花香弥漫的景象,金色的光芒充斥其中,给人以美好愉悦的感觉。第三句“秉烛听歌不知醉”,表现了诗人在饮酒时陶醉于歌声之中,感到无法自拔。最后一句“夜深清露满衣襟”,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衬托出诗人的孤独和超脱感。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超然的心境和对尘世的超脱,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
茫茫东海东,古洞石玲珑。蓬岛三山近,华夷一水通。鱼龙多变化,日月自虚空。此境元非幻,人心隐显中。
衣以青为色,谓如天骨青。近年全不食,饮水自通灵。心信生狂语,清羸改俗形。半空仙乐奏,曾向静中听。
惊忧度岁月,靡觉佳序临。玉露破金菊,方知秋气深。
胡儿吹角汉城头,月皎霜寒大漠秋。三奏未终天便晓,何人不起望乡愁。
道山西下路,杳杳历重廊。地寂闻传漏,帘疏有断香。渠清水马健,屋老瓦松长。欲出重欹枕,无何觅故乡。
欲话趋时首重骚,因君倍惜剃头刀。千般贵在能过达,一片心闲不那高。山叠好云藏玉鸟,海翻狂浪隔金鳌。时应记得长安事,曾向文场属思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