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得梨园绝代声。
前朝惟数李夫人。
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
秦嶂雁,越溪砧。
西风北客两飘零。
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泪满巾。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鹧鸪天》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唱得梨园绝代声。
前朝惟数李夫人。
自从惊破霓裳后,
楚奏吴歌扇里新。
秦嶂雁,越溪砧。
西风北客两飘零。
尊前忽听当时曲,
侧帽停杯泪满巾。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梨园艺人的歌舞才华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中提到了李夫人,指的是唐代宫廷歌舞艺人李师师,她在前朝时享有盛名。然而,自从霓裳羽衣曲被改编后,楚国的曲艺和吴国的歌舞在扇子里呈现出新的风貌。诗中还描绘了秦山的雁声和越溪的砧声,表达了西风吹拂下北方客人的孤寂和漂泊。最后,诗人在尊前听到当年的曲调,不禁停下侧帽,停止举杯,泪水满满地流满巾巾。
赏析:
《鹧鸪天》是朱敦儒以咏史的方式抒发对过去盛世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梨园艺人的绝代声音、李夫人的辉煌以及霓裳羽衣曲的变革,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艺术的赞美。诗中的秦嶂雁和越溪砧声则呈现了北方客人的孤寂和漂泊,强调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无常。最后,诗人在听到当年的曲调时,情不自禁地停下了动作,泪水满满,流满巾巾,表达了对曲艺黄金时代的眷恋和深深的情感触动。
整首诗抒发了对过去兴盛时代的怀念和对艺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无常。朱敦儒通过描绘音乐与舞蹈的变迁,以及北方客人的孤寂和泪水,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眷恋与感伤,使读者在回忆与情感之间产生共鸣。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朱敦儒在宋代文学中的才华与情感表达能力。
整巾千嶂耸,曳履百泉鸣。
夙昔青云上,谁令鬓发苍。家声唐秘监,墨妙汉中郎。牢落山林久,间关道路长。西风足清啸,几日上瞿唐。
深深着色浅浮神,恍惚麻姑旧日真。似尔衒娇宁有敌,如侬钟爱恐无人。条风吹破当三月,谷雨过来又一尘。如此名花如此景,可容孤负玉缸春。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淡日泊在扶桑边,四山浮云来蔽天。本是阳和变杀气,发出燥土如云烟。吾皇神圣来赫怒,诸公饱饭日晏然。去年五月南海翻,九月三边烽火连。旅人潦倒衰暮年,有怀明主徒拳拳。袖中常怀书一编,不得上陈徒自怜。有时问天天不语,仰天大笑龙楼前。不如回去长安市上酒家眠,明日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