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鹧鸪天》

通处灵犀一点真。
忺随紫橐步红茵,个中自是神仙住,花作帘栊玉作人。
偏澹静,最尖新。
等闲舞雪振歌尘。
若教宋玉尊前见,应笑襄王梦里寻。

作者介绍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作品评述

诗词:《鹧鸪天·通处灵犀一点真》
朝代:宋代
作者:朱敦儒

通处灵犀一点真。
忺随紫橐步红茵,
个中自是神仙住,
花作帘栊玉作人。
偏澹静,最尖新。
等闲舞雪振歌尘。
若教宋玉尊前见,
应笑襄王梦里寻。

中文译文:
通往那灵犀之地,真正的奥秘一点点显露。
忺随着紫橐(紫色的袋子,象征文人)步行在红茵上,
那地方自有神仙居住,
花儿变成帘栊,玉人成为真实存在。
它们纯净而静谧,最为独特和崭新。
轻松自在地舞动着雪花,扬起歌声扬起尘埃。
如果让宋玉(指南朝文学家宋玉)置身其中,他一定会笑着看到,
襄王(指楚襄王)在梦中寻找的景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鹧鸪天·通处灵犀一点真》是宋代朱敦儒的作品,以婉约派的风格描绘了一个神奇的仙境。

诗的开头“通处灵犀一点真”,意味着通往那个灵犀之地的奥秘正在逐渐显露出来。接着描述了一个奇妙的场景:诗人忺随着文人常用的紫色袋子(紫橐)行走在红茵上,红茵象征世俗的尘世。而在那个地方,却是神仙们居住的地方。在这里,花儿变成了帘栊,玉人成为了真实存在,形成了诗人想象中的仙境景象。

诗人形容这个仙境“偏澹静,最尖新”,表达了它的纯净、宁静和独特,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诗中还描绘了雪花飞舞的场景,以及歌声扬起的情景,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最后两句“若教宋玉尊前见,应笑襄王梦里寻”,表明如果让南朝文学家宋玉亲眼目睹这一景象,他一定会笑着看到这个仙境。而楚襄王则只能在梦中寻找这样的奇境,显露出对仙境的向往和无奈。

整首诗以婉约的笔调描绘了一个超越尘世的仙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想象力的发挥,营造出一种清新、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遐想和追求。同时,诗中还蕴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具有深层次的意义。

  • 《扬州送人》

    桂楫木兰舟,枫江竹箭流。故人从此去,望远不胜愁。落日低帆影,归风引棹讴。思君折杨柳,泪尽武昌楼。

  • 《赋得春风扇微和》

    习习和风扇,悠悠淑气微。阳升知候改,律应喜春归。池柳晴初拆,林莺暖欲飞。川原浮彩翠,台馆动光辉。泛艳摇丹阙,扬芳入粉闱。发生当有分,枯朽幸因依。

  • 《题崔行先石室别墅》

    山空水绕篱,几日此栖迟。采菊频秋醉,留僧拟夜棋。桂阴生野菌,石缝结寒澌。更喜连幽洞,唯君与我知。

  • 《海棠》

    绚丽繁霞彩,荧煌瑞锦堆。夜深疑睡去,日暖怕慵来。

  • 《答法椿长老口占》

    床前何必问云何,霜顶谁将手自磨。可是法身真有病,皱眉头处为人多。

  • 《溪阴堂》

    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