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尽历头冬又残。
爱他风雪忍他寒。
拖条竹杖家家酒,上个篮舆处处山。
添老大,转痴顽。
谢天教我老来闲。
道人还了鸳鸯债,纸帐梅花醉梦间。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鹧鸪天》是宋代诗人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检尽历头冬又残,
爱他风雪忍他寒。
拖条竹杖家家酒,
上个篮舆处处山。
添老大,转痴顽。
谢天教我老来闲。
道人还了鸳鸯债,
纸帐梅花醉梦间。
诗意:
《鹧鸪天》描绘了一个老人度过寒冷冬天的生活情景。诗中的主人公在严寒的冬天里,经历了寒冷和风雪的考验,却依然坚忍不拔。他拄着一根竹杖,逐家逐户收取酒债,而篮舆(一种用篮子抬人的交通工具)则将他带到了处处都是山的地方。他增添了年岁,却变得更加迷糊和顽固。他感激上天让他在晚年时能够安享闲适。最后,他回报了一位道士曾经帮他偿还债务的恩情,将纸帐送给道士,享受着醉人的梅花之梦。
赏析:
《鹧鸪天》通过描述一个老人在冬天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他坚韧的品质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渴望。诗中运用了简练而形象的语言,展示了冬天的严寒和风雪的苦楚,同时也表达了老人不畏寒冷、坚忍不拔的态度。拄竹杖、收酒债、篮舆和山景等元素的描绘,增添了诗词的生动性和图景感。通过老人增添的年岁、转变的痴顽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感激,诗人在反衬中展现了岁月对人的影响和人生的变迁。最后,诗人以老人回报道士的情节,表达了感恩和友情的主题,以及对梅花的倾慕和对美好梦境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老人的生活和内心情感,展现了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岁月变迁和人际关系的描绘,诗词也呈现了对友情和感恩的思考。《鹧鸪天》在情感表达和意境塑造方面,展现了朱敦儒独特的艺术风格,让读者在感受寒冷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生的温暖和美好。
万里一飞篷。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有怀南涧老,月冷梦魂赊。烟闭金丹灶,云迷玉斧家。高云嗟缥缈,醉墨喜倾斜。明日秋风起,愁看菊蕊花。
眼底论人物,如君亦壮哉。作书犹乞米,造物不怜才。跋履妨诗笔,祛除近酒杯。飞尘栖剑室,归棹莫迟回。
杜鹃啼血诉春归,惊落残花满地飞。惟有帘前双燕子,惜花衔起带香泥。
泉光四散骇猿猱,迸起平池点滴高。谁欲斗量徒积梦,人将瓶汲肯辞劳。声随夜雨穿疏箔,名逐春风入小槽。别有雷峰峰下圃,一泓埋没在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