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丘山下冢累累,松柏萧条尽可悲。
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独题诗。
谭铢,唐文学家。一作谈铢,吴郡(今苏州)人。初为广文生,尝习佛学。武宗会昌元年(841)登进士第,曾为苏州鹾院官。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前后,又任池阳地方官,作《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罢职后,游九华山,题诗云:“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历经仕路沉浮,性转淡泊。《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全唐文》录存其文一篇。
《真娘墓》是唐代诗人谭铢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深沉哀怨。诗中描绘了武丘山下墓地的景象,山下冢累累,松柏萧条,显得十分凄凉。作者难解世人对欲望的追求,而对真爱的重视却不足,因此在真娘墓前独自题诗,抒发自己对真爱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中,谭铢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外在物质的追求与尊崇,而对真爱和感情的忽视。武丘山下的墓地,冢累累,松柏凋零,形容出一片凄凉的景象,暗示了人们对于欲望和浮华的追求导致了真爱的衰落。诗末,谭铢仰慕而亲近真爱,在真娘墓前题诗,表达了他对真爱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的译文可以表达如下:
真娘墓
武丘山下冢累累,
松柏萧条尽可悲。
何事世人偏重色,
真娘墓上独题诗。
这首诗词通过咏史抒怀的方式,通过描绘墓地凄凉景象,表达了对外在追求与真爱的对立。从整体上来讲,诗意凄凉哀怨,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物质追求过度的现象,以及对真爱和感情的珍视与忽视。谭铢以真娘墓为象征,代表了对真爱和纯洁感情的追求,希望唤起人们对感情的思考与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真娘墓》是一首感情真挚、气氛凄凉的诗词,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真爱的珍视和对社会对物质追求的反思。诗词中的真娘墓象征着纯洁的感情,诗人以此为发散点,呼唤人们对真爱的重视和思考。
自频双黛听啼鸦。帘外翠烟斜。社前风雨,已归燕子,未入人家。鞋儿试著无人看,莫是忒宽些。想它楼上,问拈箫管,憔悴莺花。
孤村足雨菰蒲合,只有群蛙噪满陂。我亦闲来无鼓吹,不烦通夕短长吹。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老蚕欲作茧,吐丝净娟娟。周密已变化,去取随人便。有为机中练,有为琴上弦。弦以和音律,练以事寒喧。其功不为小,其用己为偏?作诗寄蚕姑,辛苦匪徒然。
池塘春旱欲生尘,一雨能令草木新。脾病不嫌樱笋薄,廪空偏喜麦禾匀。白须照水湖光净,渌酒留人鸟哢频。但恐少年嫌老丑,眼前无复一时人。
紫垣佳客有灵踪,独木为桥处处同。一自浑家参太极,更谁连步上青空。槛前怪木冬长碧,岩下灵光夜久红。真泽不随时世斩,出尘人世入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