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虚堂号真止,坐来万虑清如水。
君今更以止名堂,想见了无尘念起。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真止堂》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虚堂中静心冥想的境界和清净无忧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有虚堂号真止,
坐来万虑清如水。
君今更以止名堂,
想见了无尘念起。
诗词的诗意是,作者拥有一个名为真止的虚堂,坐在其中可以使万种忧虑都变得清澈如水。作者希望君子们也能够以此虚堂为典范,理解其中的境界,从而体会到无尘无念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虚堂的隐喻,表达了静心冥想、超脱尘嚣的意境。虚堂象征着一个内心宁静、超然物外的空间,作者在其中坐着,心境如止水般平静。万虑指的是种种烦忧和杂念,而在虚堂中,这些烦忧都被洗涤净化,心灵得以宁静。
诗词中的“君今更以止名堂”是作者对读者的呼唤,希望读者能够以此虚堂为榜样,体悟其中的境界,从而摆脱尘嚣,心无杂念。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追求心灵宁静的意愿。通过虚堂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远离纷扰、超然物外的境界。整首诗词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宁静、澄明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它呼唤读者放下杂念,追求内心的宁静,以此为指引,迈向心灵的彼岸。
总之,《真止堂》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宁静的向往,通过虚堂的隐喻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首诗词通过其独特的意境和抒发,给人以深思,启迪读者追求内心的宁静,迈向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舍家学道,争奈心魔。心中憎爱尤多。心意如猿如马,如走如梭。心生尘情竞起,纵顽心、不肯消磨。心念恶罪,皆因心造,怎免阎罗。奉劝专降心意,把胜心摧挫,如切如磋。心若死灰,自是神气冲和。真心无染无著,起慈心、更没偏颇。心念善道,皆因心造,超越娑婆。
井梧飞早。一雁横空天更好。才子寻幽。争把新诗断送秋。浮生鸥没。莫为尘劳轻度日。倒载何妨。唱彻凉州月在旁。
禾黍离离一径通,游人揽辔即过從。趁齐绸缎鸟闻疏磬,出定高僧见偃松。夜静翕灯凝古殿,雨馀岩溜迸前峰。昔年曾此题名处,素壁欹斜翠藓重。
呜呼小雅废,边角摇军声。采芹旧青衿,亦须事力征,朱轓挟武将,白眼轻儒生。区区众浊间,嗟子难为清。向来意佑如,岂惟以文鸣。乃今事大谬,老气犹峥嵘。论事抉石猊,摛辞吸川鲸。久抱一束书,空山卧月明。窃忧蠢诐胡,鳞介腥神京。幸存三寸舌,宁守二尺檠。有愚欲献璞,无意
千万年之人,千万年之事。千万年之情,千万年之理。惟学之所能,坐而烂观尔。
境堪图。翱翔云水纵横步。曲江上、飞鸟乌走兔。虎绕龙蟠,坎离相会聚。斡转天关,运动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