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人昨日去,明月又不圆。
别时各有泪,零落青楼前。
君泪濡罗巾,妾泪满路尘。
罗巾长在手,今得随妾身。
路尘如得风,得上君车轮。
渔阳千里道,近如中门限。
中门逾有时,渔阳长在眼。
生在绿罗下,不识渔阳道。
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裴回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征妇怨》是唐代孟郊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女子在丈夫出征后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征妇怨
良人昨日去,明月又不圆。
别时各有泪,零落青楼前。
君泪濡罗巾,妾泪满路尘。
罗巾长在手,今得随妾身。
路尘如得风,得上君车轮。
渔阳千里道,近如中门限。
中门逾有时,渔阳长在眼。
生在绿罗下,不识渔阳道。
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
译文:
丈夫昨天离去,明月再次不圆。
在分别的时候,我们都流下了泪,滴落在青楼前。
君君的泪润湿了丝巾,妾妾的泪满布满了路尘。
丝巾长久地留在我手中,现在终于可以随着我身体。
路上的尘土仿佛也得到了风的引导,被君君的车轮带上了归途。
渔阳千里之遥,现在近似中门,就快回家了。
虽然时间有点漫长,但是渔阳一直在我的眼前。
从小生长在绿衣下,却对渔阳道一无所知。
丈夫自己从战场归来,每个夜晚都出现在我的梦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妇女的心情为主线,抒发了征妇在丈夫出征后对他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分别时的泪水和对夫君的思念,表达了征妇在内心深处对丈夫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良人昨日去,明月又不圆。”揭示了丈夫离家出征的情景,明月不圆象征着夫妻分离的不圆满,表达了征妇对归乡的期盼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别时各有泪,零落青楼前。”用简练而深入的语言表达了分别时妇女的伤感和眼泪,青楼前的离别场景更加增添了一丝唏嘘之情。
随后的几句“君泪濡罗巾,妾泪满路尘。”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妇女的悲痛之情以及在分离时的泪水。
在诗的后半部分,“罗巾长在手,今得随妾身。路尘如得风,得上君车轮。”这两句表达了妇女对丝巾的珍惜与依恋,同时形容了路上的尘土仿佛也得到了风的引导,伴随着丈夫的车轮回家。
接下来的几句“渔阳千里道,近如中门限。中门逾有时,渔阳长在眼。”运用了渔阳和中门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丈夫离家久远,但在妇人的心中却始终如一。
最后两句“生在绿罗下,不识渔阳道。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生活在丈夫远离家乡的环境里,诗人表示自己无法理解丈夫的艰辛,但每个夜晚丈夫都出现在她的梦中,表现了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深情质朴的笔触,表达了一位征妇在丈夫远行时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象征手法,使读者对征妇的内心感受有了更加真切的理解。诗意深沉,情感真挚,充满了独特的审美魅力。
便有凤从千仞下,更无虎守九重门。拔茅初喜仕途泰,起蕝乃知皇帝尊。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与太虚等量,与物情同道。应色应声,随听随眺。入三世而非去来,混万缘而无正倒。云日低时字雁横,夜蟾落处孤猿叫。
曾将一苇渡瀛洲,信脚中原万里游。日出扶桑极东处,云归滇海最西头。经留翙几香犹炧,棋敛纹楸子未收。老我飘蓬江汉上,几回中夜惜汤休。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
昔人别馆淹留处,卜筑东山学谢家。丛桂半空摧枳棘,曲池平尽隔烟霞。重开渔浦连天月,更种春园满地花。依旧秋风还寂寞,数行衰柳宿啼鸦。
亦有入城路,门前秋草长。荷锄书在手,负锸醉为乡。霜流溪流涩,厨烟树叶香。为贫从俭约,犹欠半年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