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下流泉三亩隘,谁拟西江晴一派。
桃李佳名闻昔人,此言虽小可喻大。
宁非逐楚憔悴身,当是羊裘傲汉人。
避世墙东王君公,五经纷纶井大春。
端然养鱼废车马,一身环堵观天下。
吾人郑子诗句新,高堂素壁开萧洒。
何当湛湛见青枫,白苹落日慰相逢。
一亭两槛更何有,波涛风雨船前后。
莫忆乘槎犯汉津,莫忆楼船下石城。
尽醉渔阳无好曲,短蓑铜斗平生足。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郑彦能求拟江亭诗》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亭下流泉三亩隘,
谁拟西江晴一派。
桃李佳名闻昔人,
此言虽小可喻大。
宁非逐楚憔悴身,
当是羊裘傲汉人。
避世墙东王君公,
五经纷纶井大春。
端然养鱼废车马,
一身环堵观天下。
吾人郑子诗句新,
高堂素壁开萧洒。
何当湛湛见青枫,
白苹落日慰相逢。
一亭两槛更何有,
波涛风雨船前后。
莫忆乘槎犯汉津,
莫忆楼船下石城。
尽醉渔阳无好曲,
短蓑铜斗平生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郑彦能为题材,描述了一个拟写诗的场景——亭下有一片狭小的流泉,作者希望能够像西江晴天一样畅快地写诗。他提及过去桃李芬芳的名声,虽然他所写的话语可能显得微小,但却能够表达宽广的思想。
诗中提到郑彦能并非追随楚国而憔悴的人,他更像是傲慢的汉人,居于避世的墙东王君公,研究五经的学问广博。他摒弃了纷扰的车马,专心养鱼,坐在围墙之中观察天下。
作者自称为郑彦能的诗句创作了新意,这些诗句自然流畅,洒脱自然。他期待何时能够看到湛湛的青枫,晚霞下的白苹果,以慰藉相逢的心情。一座亭子、两个门槛,波涛、风雨,船只在前后来去,这些景象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不要回忆乘坐槎船穿越汉津的经历,也不要回忆楼船下行石城的情景。相反,应该尽情地醉在渔阳,享受平凡生活中没有烦恼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以郑彦能为主题,描述了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创作的心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寓意深远的词句,诗中表达了对自由、清净和舒适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作者晁补之对于诗人的追求和理想化生活的渴望。
初政寰区望太平,黎民乐业喜更生。裴公用舍无轻重,天下从兹有重轻。
轻风拂拂撼孤柽,庭户萧然一室清。隔叶蝉鸣微欲断,又闻余韵续残声。
丈人论行辈,高出五岳列。
叠叠石石石赘赘,立竿作表齐竿旄。阿谁造得云梯子,戋刂地过城百尺高
青娥呈瑞。正惨惨暮寒,同云千里。剪水飞花,渐渐瑶英,密洒翠筠声细。邃馆静深,金铺半掩,重帘垂地。明窗外。伴疏梅潇洒,玉肌香腻。幽人当此际。醒魂照影,永漏愁无寐。强拊清尊,慵添宝鸭,谁会黯然情味。幸有赏心人,奈咫尺、重门深闭。今夜里。算忍教孤负,浓香鸳被。
十世为儒少子孙,一生长负信陵恩。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