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名缰浪出山,朱门桃李恐兰珊。
师寻湖胸怀阔跨,道满乾坤耳目宽。
水驿已终三楚尾,天阍犹向五云端。
登楼便欲骑黄鹤,乞与书生换骨丹。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贽鄂帅张仕简》是一首宋代阳枋所作的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为名缰浪出山,
朱门桃李恐兰珊。
师寻湖胸怀阔跨,
道满乾坤耳目宽。
水驿已终三楚尾,
天阍犹向五云端。
登楼便欲骑黄鹤,
乞与书生换骨丹。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阳枋对张仕简的赞美和仰慕之情。张仕简是当时的一位军事将领,他在江湖中崇高的地位和伟大的功绩使得阳枋对他心生敬佩和向往。诗中通过对张仕简的赞扬,表达了阳枋对他高尚品德、宽广胸怀和博学多才的敬意。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张仕简的景仰之情。诗的前两句“不为名缰浪出山,朱门桃李恐兰珊”,表达了作者对张仕简不为功名利禄而出仕的态度的赞赏。他不追逐虚名,而是放眼世间,更加关注自己的胸怀和品德。
接下来的两句“师寻湖胸怀阔跨,道满乾坤耳目宽”,强调了张仕简胸怀宽广、学识渊博的特点。他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胸怀广阔,对世间万物都有深刻的洞察力。
诗的下半部分“水驿已终三楚尾,天阍犹向五云端。登楼便欲骑黄鹤,乞与书生换骨丹”,通过描绘张仕简的形象,表达了阳枋对他的向往之情。水驿指的是长江,三楚是指楚国的三个地区,表示张仕简在征战中已经到达了长江的尽头。天阍指的是守护天门关的关卒,五云指的是天空,表达了张仕简的崇高地位和远大理想。
最后两句“登楼便欲骑黄鹤,乞与书生换骨丹”,表达了阳枋对张仕简的崇拜之情。他希望能够和张仕简一样,登上高楼,驾驭黄鹤,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他愿意放弃一切,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张仕简的高尚品质和成就。
总之,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张仕简的崇敬和向往。诗中展现了张仕简的高尚品德、宽广胸怀和博学多才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阳枋自愿追随张仕简的决心。这首诗以自然的景象和具体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伟大人物的敬意和对崇高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