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又过一阳生,睡恰浓时梦忽惊。
帘幕深沉入四寂,阶除点滴两三更。
灯摇芒角开成晕,风吸窗棂过後声。
不是寒鸡寒似我,如何不肯唤天明。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至后睡觉》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深夜熟睡时被梦境惊醒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匆匆又过一阳生,
匆匆又过一天明。
睡恰浓时梦忽惊,
睡得正熟时梦突然惊醒。
帘幕深沉入四寂,
帘幕深沉入四周的寂静。
阶除点滴两三更,
台阶上滴答滴答响起两三次。
灯摇芒角开成晕,
灯光摇曳,形成晕圈。
风吸窗棂过后声,
风吹过窗棂后留下声响。
不是寒鸡寒似我,
不是寒鸡的寒冷,而是我寒冷。
如何不肯唤天明。
为何不愿意叫醒天明。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夜晚的睡眠中被梦境惊醒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感到惋惜和无奈。诗中的“一阳生”和“一天明”指的是时间的流逝,暗示一天又一天匆匆而过。作者在睡得正熟时被梦境惊醒,表达了他对时光的流逝感到惊讶和不舍。
诗中的“帘幕深沉入四寂”和“阶除点滴两三更”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时间的流逝。作者通过这些描写,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诗中的“灯摇芒角开成晕”和“风吸窗棂过后声”通过描绘灯光和风声,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氛围。这些描写使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在夜晚的宁静中被梦境惊醒的情景。
最后两句“不是寒鸡寒似我,如何不肯唤天明”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作者将自己的寒冷与寒鸡相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他不愿意叫醒天明,暗示了他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的无奈和不舍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切思考和感慨。
玉壶乳酒一色同,素手提来笑春风。笑春风,听我歌,流光火急将奈何。默坐青轩散桃李,不如抱盏发阳阿。乘健出游遨,开怀恣欢谑。前有一樽酒,何用银球系床脚。
长淮风定浪涛宽,锦櫂摇摇上下湾。兵后人烟绝稀少,可胜战骨白如山。
前身端合是王充,收拾群经贮腹中。书吻可能如布谷,笔锋应不事雕虫。看来眉目真兰茁,揽取词章作绣筒。归去莫夸童子技,好寻芳躅到蟾宫。
莫缘侯印学阴谋,生世惟须一钓舟。轻用镆邪终折缺,善刀何止解千牛。
黄底自黄青底青,枝头一一见天真。如今酸涩都忘了,核子如何举似人。
暑气凭秋已自消,可能枯策伴良宵。试开玉友招诗客,共吸金波对舞腰。人近笙歌堪耐老,天非风月定无聊。簿书正使无闲暇,卜夜时须慰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