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学知谁继后尘,乡闾旧仰老成人。
门无车马何妨静,室有诗书不厌分。
闹里抽身甘寂寞,閒中觅中鬭清新。
杖藜莫惜频过我,共醉床头满榼春。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知吴致政韵》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知吴致政韵
晚学知谁继后尘,
乡闾旧仰老成人。
门无车马何妨静,
室有诗书不厌分。
闹里抽身甘寂寞,
闲中觅中斗清新。
杖藜莫惜频过我,
共醉床头满榼春。
译文:
晚年的学问,我要追随哪位前辈的足迹,
乡村中的人们仰慕老成稳重的人。
家中虽然没有车马喧嚣,但也不妨碍宁静,
屋内有诗书陪伴,从不厌倦分读。
远离喧嚣,甘心寂寞,
在闲暇时寻找清新的争斗。
拄着拐杖,频繁地到田野中行走,
与诗酒共醉,满满的春意盈满床头。
诗意:
《知吴致政韵》描绘了作者晚年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与钻研,他希望能够知晓哪位前辈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希望能在晚年继承其精神。作者并非以追求权势与荣华为意,而是期望能够在乡村中寻得老成人的指点,他们的稳重和智慧成为他晚年学习的榜样。作者以淡泊宁静的生活为荣,即便家中没有车马喧嚣,但他并不以此为忧,反而享受宁静的环境。在家中,作者的伴侣是诗书,他不厌其烦地分读其中的智慧。作者视繁华喧嚣为噪音,甘心寂寞,追求内心的宁静。他在闲暇时寻找真实的清新,与喧嚣的世界相抗衡。最后,作者描述了自己拄着拐杖频繁地外出,与大自然亲近,与诗和酒共同陶醉,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满满的喜悦和愉悦。
赏析:
《知吴致政韵》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晚年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诗中注重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清新,在喧嚣嘈杂的社会中寻求真实与自我。作者强调学问的重要性,同时将宁静和诗书的陪伴看作是达到内心满足的关键。另外,诗中描绘了作者频繁外出的情景,通过与大自然的亲近和与诗酒的交融,表达了对春天和生活愉悦的向往。整首诗以平和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展示了作者对晚年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给人以宁静、舒适和温暖的感受。
直庐迫高墉,隙土止寻丈。短人累残甓,围叟舁新壤。方成一篑积,已觉寸心爽。余芳分禁掖,疎翠眇林莽。虽无昆阆趣,便有濠濮想。绕吟消永日,静对延孤赏。聊成儿女剧,终契山林往。为语平泉公,经营毋太广。
油帘雪白日华红,老子良图策俊功。自晒绵裘并衲裤,谁知衣桁是薰笼。绝怜寒菊枯根底,留得残霜过日中。旧说冬乾年定湿,试将今岁试南翁。
心景两无著,情物岂能移。超然远览失笑,名利苦纷驰。一品官资荣显,百万金珠豪富,宽自喜家肥,会得个中理,川泳与云飞。静中乐,闲中趣,自舒迟。心如止水,无风无自更生漪。已是都忘人我,一任吾身醒醉,有酒引连卮。万法无差别,融解即同归。
海色连云气,登临晚不同。越山齐北斗,秦树起西风。灯火官桥暗,笙歌店市空。小楼无梦里,谁此种梧桐。
几日同不到,到山心自清。棱棱有方石,拾得通仙灵。
共阅文场幸小休,燕斋还我旧天游。青灯影里消除夜,黄菊杯中渐送秋。此念在家身在客,吾行非去坐非留。诸公往往离怀恶,曾悟乘流过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