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插身身绿时,稻中有稗农未知。
稻苗欲秀稗先出,拔稗饲牛唯恐迟。
今年浙西田没水,却向浙东籴稗子。
一斗稗子价几何,已直去年三斗米。
天灾使然赝胜真,焉得世间无稗人。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种稗叹》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农田插身身绿时,稻中有稗农未知。
稻苗欲秀稗先出,拔稗饲牛唯恐迟。
今年浙西田没水,却向浙东籴稗子。
一斗稗子价几何,已直去年三斗米。
天灾使然赝胜真,焉得世间无稗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农田中的一种情况,农田里的稻苗和稗草一同生长,但农民却不知道稻田里也长满了稗草。稻苗欲要长得茂盛,就必须先拔除稗草,以免影响稻苗的生长。然而,今年浙西地区遭受干旱,田地中的水源枯竭,农民只能从浙东地区购买稗子作为饲料喂养牛羊。而稗子的价格已经上涨到去年三斗米的价值。这种情况让人感叹自然灾害的无情,同时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矛盾和困境。
赏析:
《种稗叹》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农田中的一幕,通过对农民种田中遇到的问题的描述,抒发了对自然灾害和生活困境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稻苗和稗草的对比,突出了稗草对稻苗生长的威胁,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料的困难。
诗词中的“浙西田没水,浙东籴稗子”表达了作者对干旱灾害的揭示,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民为了应对干旱而不得不采取的紧急措施。最后两句“天灾使然赝胜真,焉得世间无稗人”,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无法避免的认识,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境。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展示了方回对农田生活和自然灾害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困难。
太白晓焰焰,飞鸿秋冥冥。气节蚤已劲,勋名晚逾馨。冰霜蜀栈蹇,风雨秦关腥。一范不可作,岷峨千古青。
愁多难得寐,展转读书床。不是旅人病,岂知秋夜长。归乡凭远梦,无梦更思乡。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泪光。
有客百愁侵,求鱼正在今。广川何渺漫,高岸几登临。风水宁相阻,烟霞岂惮深。不应同逐鹿,讵肯比从禽。结网非无力,忘筌自有心。永存芳饵在,伫立思沈沈。
斜规脉脉霞底去,早凉萧萧林际归。年华摇落适谁怨,伯劳燕子东西飞。
平生未省为人忙,贫贱安闲气味长。粗免趋时头似葆,稍能忍事腹如囊。简书见迫身今老,樽酒闻呼首一昂。欲挹天河聊自洗,尘埃满面鬓眉黄。
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更是谁。雾露云霞遮不得,个中犹道不如归。复何妲,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