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中秋次仲兄韵》

万古清秋月,连年满意晴。
坐从衣露湿,目恐海云生。
盎盎杯中趣,悠悠世上名。
柴门寺无客,不用酌公荣。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中秋次仲兄韵》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月亮、天气和自己的心情,传达了作者在思念中度过中秋佳节的情感。

诗中描述了“万古清秋月,连年满意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美好的夜晚的赞美。然而,作者坐在露湿的衣服上,目光却担忧海上的云雾,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杯中的趣味和世俗的名利。他认为这些都是短暂的,像杯中的酒一样,转瞬即逝。而他所追求的是柴门寺中的宁静,与世无争,不需要追求功名。这里的柴门寺是一个象征,代表了宁静和超脱尘世的境地。

整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中秋节的思念和对宁静、超脱的向往。这种思念和向往与作者对世俗名利的冷漠形成对比,展现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抒发,传递了作者对宁静和超脱的向往。它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美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给读者带来了一种静谧、深沉的感受,引发人们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

  • 《夜坐柬钱员外士弘》

    中夜不成寐,屋梁落月空。揽衣惊鼠散,看剑炙灯红。吾道空山里,年华细雨中。故人有傲吏,相忆兴还同。

  • 《与虞沔州谒藏真上人》

    故侯将我到山中,更上西峰见远公。共问置心何处好,主人挥手指虚空。

  • 《野居偶作》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 《朱陵洞水帘》

    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联冷喷秋。今古不知谁卷得,绿萝为带月为鉤。

  • 《古人名诗》

    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势位。年纪信不留,弛张良自愧。樵苏则为惬,瓜李斯可畏。不顾荣官尊,每陈丰亩利。家林类岩巘,负郭躬敛积。忌满宠生嫌,养蒙恬胜智。疏钟皓月晓,晚景丹霞异。涧谷永不谖,山梁冀无累。颇符生肇学,得展禽尚志。从此直不疑,支离疏世事。

  • 《鹿门夏日》

    满院松桂阴,日午却不知。山人睡一觉,庭鹊立未移。出檐趁云去,忘戴白接z5.书眼若薄雾,酒肠如漏卮。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何如便绝粒,直使身无为。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