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梜朝酲后,茶瓯午困前。
入帘禽避弹,升灶蚁求{凛冫换羊}。
观物因多感,谋生各务全。
蚕登新麦贱,田叟荷皇天。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仲夏书事十首》是宋代方回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晨曦初露,菜梜上酒后;
午后茶瓯,困意蔓延前。
鸟儿躲避飞弹,蚁群攀爬寻冰凉。
观察世间物态,感慨万千心情。
为生计而努力,各人责任全力承担。
蚕儿爬上新麦,农人祈求天公的恩泽。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仲夏的景象,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物。诗人通过描写晨曦与午后的场景,以及鸟儿、蚁群、蚕儿等生物的行为,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诗人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中感受到了世间万物无尽的变化和自然规律,同时也表达了人们为了生计而努力奋斗的态度和对天道恩泽的祈求。
赏析:
《仲夏书事十首》以简洁的词语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方回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动物行为,如菜梜、茶瓯、帘前的鸟儿、灶上的蚁群,都是生活中常见但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通过对这些琐碎事物的观察,诗人抓住了它们背后的意义和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诗人通过描述鸟儿躲避飞弹、蚁群寻找冰凉等细节,表达了生命在追求舒适和生存的不易。在这个繁忙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需要全力以赴。诗中的蚕儿爬上新麦,农人祈求丰收,展示了人们对自然恩泽的期待和对劳动成果的珍视。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生活的细微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描绘琐碎事物中的情感和意义,让读者对世间万象有了更深的思考。同时,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呈现了一个真实而真诚的世界,使读者能够在平凡中感受到美好与温暖。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
乡思终日有,孤淡厌琴樽。众木侵山径,寒江逼县门。浪沉滩见脊,雨过壁生痕。憔悴悲兰蕙,因思楚屈原。
江上城低烟树红,江潮西去几时东。吴王花草隳春暮,禹会楼台入梦空。万里孤云留夕照,千年遗恨诉秋风。凤凰飞去无消息,漠漠遥岑烟雨中。
北风号乔林,万象无容姿。高标自有时,正与冰雪宜。老干俨枯木,疏花粲横枝。刻玉费天巧,不为俗跟窥。托质在空谷,清高终见知。论功鼎鼐间,枝头子离离。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解装相值得留连,一望江南万里天。残雪离披山韫玉,新阳杳霭草含烟。余生不足偿多病,乐事应须委少年。惟有爱诗心未已,东归与续棣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