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一直还一曲,淮山一起还一伏。
江流不肯放人行,淮山只管留人宿。
老夫一出缘秋凉,半涂秋热难禁当。
却借楼船须流下,逆风五日殊未央。
老夫平生行此世,不自为政听天地。
只今未肯放归程,安知天意非奇事。
平生爱诵謪仙诗,百诵不熟良独痴。
舟中一日诵一首,诵得遍时应得归。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舟中排闷》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流一直还一曲,淮山一起还一伏。
江流不肯放人行,淮山只管留人宿。
这两句描述了江流和淮山的景象。江水一直向前流动,像是在奏一曲乐曲;淮山则起伏不定,像是在行一礼。江水不肯放行人,而淮山却宁愿让人在其间暂住。
老夫一出缘秋凉,半涂秋热难禁当。
却借楼船须流下,逆风五日殊未央。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舟中的感受。诗人因为秋天的凉爽而出行,但却遭遇了半涂的秋热,难以忍受。尽管如此,诗人仍然坚持乘坐楼船向前流动,即使逆风阻挡,已经过去了五天,但仍未到达目的地。
老夫平生行此世,不自为政听天地。
只今未肯放归程,安知天意非奇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事态度的思考。诗人表示自己一生都是按照天地的规律行事,不自作主张。然而,现在他却不愿意放弃回家的旅程,他认为天意也许并非寻常之事。
平生爱诵謪仙诗,百诵不熟良独痴。
舟中一日诵一首,诵得遍时应得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诗的热爱和执着。诗人表示自己一生都痴迷于诵读仙诗,虽然读了很多遍,但仍然不能熟练掌握。他在舟中每天诵读一首仙诗,希望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得到回报。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流和淮山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舟中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命运的思考。诗人坚持按照天地的规律行事,但也有自己的执着和追求。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简练,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诗意和才华。
今年一雪遍江淮,半月晴光冻不开。孤坐郡斋人寂寂,一枝红烛两瓶梅。
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一枚已有馀,气压千亩槐。野人易斗粟,云自鲁徂徕。鲁人不知贵,万灶飞青煤。束缚同一车,胡为乎来哉。泫然解其缚,清泉洗浮埃。枝伤叶尚困,生意未肯回。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坐待走龙蛇,清阴
居疑与世分。
小饮不成醉,清谈多所欣。秋声摇落日,野色乱寒云。心事长千载,腰围更几分。西风丛桂发,倚槛得相闻。
莫道秋来芳意违,宫娃犹似妒蛾眉。幸当玉辇经过处,不怕金风浩荡时。草色长承垂地叶,日华先动映楼枝。涧松亦有凌云分,争似移根太液池。
巩树烟月上,清光含碧流。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