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楼灯烛一声歌,腊后天街月色和。
平昔黄公酒垆下,谁知跬步邈山河。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朱楼》是宋代文学家蔡襄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朱楼灯烛一声歌,
腊后天街月色和。
平昔黄公酒垆下,
谁知跬步邈山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美的景象,朱楼灯烛下传来一声歌唱。在农历腊月过后的晚上,天街上的月色与朱楼的灯光交相辉映。平日里常在黄公酒摊下畅饮的人们,谁能想到他们的脚步能够跨越如此遥远的山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壮丽的景色和人生的感慨。首句“朱楼灯烛一声歌”,通过朱楼灯烛下传来的歌声,展现了夜晚的繁华与喧嚣。第二句“腊后天街月色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月色与朱楼的灯光相互映衬,形成了美丽的景象。接着,诗人以黄公酒摊为背景,反衬出人们的平凡和日常生活的琐碎。最后一句“谁知跬步邈山河”,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从一个微小的行动中可以跨越遥远的山河,暗示了人生的可能性和无限的可能性。
整首诗虽然短小,但通过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展现了夜晚的繁华景象和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通过景物与人生的对比,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给人以启示和思考。这首诗词在形象描写和意境表达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宋代文学的特点和风貌。
溪山昨日风雨来,溪上船子冲潮回。白鸥微茫度岛屿,绿树恍惚迷尘埃。烟昏气黑夜滂渤,石梁茅屋多倾颓。壶公画里何悠哉,写此世外之蓬莱,弱水不渡良可哀。
余生本羇孤,自少已非壮。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怅。误蒙三圣知,贪得过其量。恩私未知报,心志已凋丧。轩裳德不称,徒自取讥谤。岂若常夫子,一瓢安陋巷。身虽草莽间,名在朝廷上。惟余服德义,久已慕恬旷。矧亦有吾庐,东西正相望。不须驾柴车,自可策蔾杖。坐惊颜鬓日摧颓,
学书乃一乐,人或罕知趣。而我欲成癖,矻矻了朝暮。天资苦凡弱,师法非早悟。目力又已衰,怳若在烟雾。虽然日数纸,就视辄自恶。旁人谬怂惥,定未识佳处。右军固神品,大令亦体具。嫡传张与颜,尚未肯怀素。颇怪近世评,似为米老娱。雄奇在风骨,隐括须法度。安得再少年,令我
孤灯引梦记朦胧,风雨邻庵夜半钟。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谁为采芙蓉?
士要飞腾及黑头,肯来挥麈试同谋。已携荷叶招欢伯,莫笑花枝欠杜秋。老我余年思钓渭,诸君他日合封留。胸中器度须深阔,江汉方行万斛舟。
猧儿弄暖缘阶走,花气薰人浓似酒。困来如醉复如愁,不管低鬟钗燕溜。无端心绪向天涯,想见樯竿旛脚斜。槐阴忽到帘旌上,迟却寻常一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