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夜打稻,茅茨耿明灯。
客行过篱外,吠犬似可憎。
放马啮露草,小憩寒塘塍。
坐念今民间,贪吏无与绳。
幸此岁稍稔,庶足供科徵。
不然岂不窘,况乃军旅兴。
往者孰柄国,未谓杞遽崩。
伪心感咎证,水旱常频仍。
兹独有年屡,天仁良可凭。
缓辔忽得句,数星陂水澄。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朱桥早行》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诗人描绘了清晨离开朱桥的场景,通过描写田间夜晚打稻、茅茨亮起的明灯,以及客人路过篱笆外被狗吠的情景,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朴实和宁静。
诗中提到了放马啮露草、小憩寒塘塍,这些细节描写增加了诗的真实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田园之中。而在这样宁静而美好的环境中,诗人坐下来思考当下的社会状况,抨击了贪吏的存在。他希望今年的收成能够供给科举的征召,以期望能改变当下社会的不公和腐败。
接下来,诗人转向了国家的命运。他认为过去的统治者是谁掌握国家的命脉并不重要,因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杞国突然崩溃的情况。他呼应了当时社会上对于政府腐败和天灾频繁的抱怨,强调了诗中所提到的天仁,即上天的仁慈,是可以依靠的。
最后,诗人回到了自己的旅途中。他在行驶中放慢了车速,突然领悟到了一句诗句。他看到天空中星星的倒影在陂水中清晰可见,这呼应了他内心的明亮和思考的启示。
整首诗以写景入手,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意境。然后,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对社会现状和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希望。这首诗既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又有对人们内心追求美好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关怀。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青天志欲骑长虹,半生双眼四海空。题诗远寄广成子,笔力万仞摇崆峒。前年鹤背乘天风,翻然回首江之东。束书归隐黄山中,山中偶遇浮丘翁。人生寰宇总过客,呼酒浇愁醉李白。十亩耕云种紫芝,酣歌击石嫌春窄。招浮丘,乾坤到处堪遨游。丈夫有志身徇国,逢时无意干封侯。皇天恩泽
高梧一叶坠凉天,宋玉悲秋泪洒然。霜拂楚山频见菊,雨零溪树忽无蝉。虚村暮角催残日,近寺归僧寄野泉。青鬓已缘多病镊,可堪风景促流年。
闻道芳洲景气新,却输鸥鹭日相亲,小槽酒熟玻璃色,谁忆高台共赋人。
河势尤湍急,滔滔去莫留。此行期死敌,既济遂焚舟。背水连师出,乘风纵燎休。若非拚血战,不复渡黄流。竹帛今犹载,桑偷晚始收。后来烧栈道,毋乃祖馀谋。
洛川方驻跸,丰野暂停銮。汤泉恒独涌,温谷岂知寒。漏鼓依岩畔,相风出树端。岭烟遥聚草,山月迥临鞍。日用诚多幸,天文遂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