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槠树》

凌轹风霜四十围,白猿不上最高枝。
明堂未构村何用,抛掷玄珠满地皮。

作者介绍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槠树》是宋代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凌轹风霜四十围,
白猿不上最高枝。
明堂未构村何用,
抛掷玄珠满地皮。

诗意:
这首诗词以槠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槠树的生长环境和自身特点,寄托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槠树高耸挺拔,经受了四十个冬春的风霜洗礼,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然而,尽管槠树长势喜人,却没有白猿登上最高枝的壮丽景象。诗中还涉及到明堂和玄珠的意象,传达了对现实社会的疑问和反思。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槠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槠树的形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顽强的精神,它经受了四十个冬春的风霜洗礼,依然屹立不倒。然而,在槠树的最高枝头上,白猿却没有登上,这种对称的描述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白猿未能登上最高枝,可能暗示着人类的渴望和追求却常常受到限制和局限。

诗中提到的明堂和玄珠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质疑。明堂是指君主建立的庙宇,象征着权力和统治。玄珠则代表着神秘而珍贵的东西。然而,诗中明堂未构村何用,抛掷玄珠满地皮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疑虑和对权力的质疑,暗示了虚无和浪费。

整首诗以槠树为主线,通过对槠树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和权力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对比,诗词唤起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界中坚韧生命力的赞颂,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

  • 《用韵答宝叶》

    蒲团出定入玄微,尽是山间林下诗。安得远公陪一笑,朗吟同过虎溪时。

  • 《盛山十二诗·流杯渠》

    激曲萦飞箭,浮沟泛满卮。将来山太守,早向习家池。

  • 《赠曹延》

    混然天性本天成,何必拘泥守意城。识破鸢飞鱼跃事,自知万物不离诚。

  • 《寄张襄州》

    襄阳州望古来雄,耆旧相传有素风。四叶表闾唐尹氏,一门逃世汉庞公。故家遗俗应多在,美景良辰定不空。遥忆习池寒夜月,几人谈笑伴诗翁。

  • 《送从弟赴上都》

    车骑秦城远,囊装楚客贫。月明思远道,诗罢诉何人。

  • 《有骥在野》

    有骥在野,百过不呻。子不我良,岂无他人。絷我于厩,乃不我驾。遇我不终,不如在野。秃毛于霜,寄肉于狼。宁彼我伤,人不我顾?无子我忘。知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