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杉晨气清,桑柘暑阴薄。
稻穗黄欲卧,槿花红未落。
秋莺尚娇奼,晚蝶成飘泊。
犬騃逐车马,鸡惊扑篱落。
道逢行商问,平生几芒屩?
頳肩走四方,为口不计脚;
劣能濡箪瓢,何敢议囊橐?
我亦縻斗升,三年去丘壑。
二俱亡羊耳,未用苦商略。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竹下》
松杉晨气清,
桑柘暑阴薄。
稻穗黄欲卧,
槿花红未落。
秋莺尚娇奼,
晚蝶成飘泊。
犬騃逐车马,
鸡惊扑篱落。
道逢行商问,
平生几芒屩?
頳肩走四方,
为口不计脚;
劣能濡箪瓢,
何敢议囊橐?
我亦縻斗升,
三年去丘壑。
二俱亡羊耳,
未用苦商略。
中文译文:
松杉的清晨气息清新,
桑柘的夏日阴凉薄弱。
稻穗已经黄了,欲倒下休息,
槿花红艳未曾凋落。
秋天的莺儿还是娇嫩的,
晚上的蝴蝶已成漂泊的样子。
一只狗追逐着车马,
一只鸡惊慌地飞过篱落。
在路上遇到行商,我问道,
一生中有多少次辛勤劳作?
肩膀红肿地走遍四方,
因为嘴巴,不计算脚步;
能力低微只能湿润箪瓢,
怎敢谈论囊袋和背篓?
我也曾攀登斗升之路,
三年间离开了山丘和洞穴。
两只羊都失去了耳朵,
却没有通过艰苦的商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竹下》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思考。
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清晨的松杉、夏日的桑柘,以及稻穗即将成熟、槿花依然鲜艳的情景。这些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性。
诗中还出现了秋莺和晚蝶,它们分别代表了年轻的灵动和成熟的飘泊。这些形象通过对鸟和蝶的描写,传达了人生各个阶段的不同状态和体验。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一只狗追逐车马,一只鸡惊慌地飞过篱落,这些场景展示了生活中的繁忙和喧嚣,也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忙碌和追逐。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讲述了自己遇到行商的经历,他问行商自己一生辛勤劳作的次数。诗人形容自己肩膀红肿,走遍四方,以嘴巴而非脚步来计算。这些描写体现了诗人的辛勤劳作和奔波,同时也表达了他在物质条件上的拮据和不足。
最后两句中,诗人谈到自己攀登斗升之路,离开了山丘和洞穴三年。他描述了两只羊都失去了耳朵,没有通过艰苦的商略。这部分描写表达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努力和奋斗,但也暗示了他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人生经历为线索,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生命的短暂、时间的流逝以及人生的辛劳和困顿。诗人以自然景物为映照,以个人经历为抒发,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反思。
该诗词的赏析在于其真实而朴素的描写,以及对人生的深入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出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它呈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体在其中的奋斗与困惑。这首诗词既具有宋代诗歌的特点,又体现了范成大独特的风格和思想。
沙头寂寂晚维舟,词客重来感旧游。江上夕阳诸葛庙,雨中芳草仲宣楼。天连锦水来春色,云暗襄陵起暮愁。回首可怜梁甫意,一官牢落向南州。
万蕊千葩染似红,停杯无语恨东风。薄寒且为花愁恼,何况开时值雨中。
贾庙巍巍尽敕封,秦齐两国受恩同。木棉庵下无依鬼,合策麒麟第一功。
可怜风味故依然。
青烟何处淡孤洲,有客经年业一钩。芳草渡头新贳酒,碧云天际已归舟。
看花走马绍兴间,彼此春风各少年。黄甲诸儒今几许,白头同舍省东偏。昨宵归梦月千里,余债欠君诗两篇。已乞闽山一窠阙,老身只要早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