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穷压霜雪,春至喜风露。
一枝蜡花梅,清香美无度。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追和鲁直蜡梅二首》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通过描绘蜡梅的美丽和清香,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生命的赞美。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追和鲁直蜡梅二首
岁穷压霜雪,春至喜风露。
一枝蜡花梅,清香美无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蜡梅的美丽,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之情。首句“岁穷压霜雪,春至喜风露”,描绘了严寒的冬季即将过去,迎来了温暖的春天。作者以岁穷压雪雾的形象,暗示了严寒冬季的艰辛和压抑,而喜风露的到来则象征着春天的光明和生机。
接着,诗人将视线聚焦在一枝蜡花梅上,表达了对蜡梅美丽和芬芳的赞叹之情。最后两句“一枝蜡花梅,清香美无度”,通过形容蜡梅的清香美丽,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界中微小事物的敏感和赞美之情。蜡梅作为一种花卉,虽然不如梅花那样广为人知,但它独特的香气和娇美的花朵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以此来表达对生命中那些细微而美好的事物的珍视和赞美。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之情,同时通过对蜡梅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界中微小事物的赞美和感悟。这首诗词以寥寥数语传递了作者对生命、对春天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叹,给人以愉悦和启发。
溪山昨日风雨来,溪上船子冲潮回。白鸥微茫度岛屿,绿树恍惚迷尘埃。烟昏气黑夜滂渤,石梁茅屋多倾颓。壶公画里何悠哉,写此世外之蓬莱,弱水不渡良可哀。
余生本羇孤,自少已非壮。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怅。误蒙三圣知,贪得过其量。恩私未知报,心志已凋丧。轩裳德不称,徒自取讥谤。岂若常夫子,一瓢安陋巷。身虽草莽间,名在朝廷上。惟余服德义,久已慕恬旷。矧亦有吾庐,东西正相望。不须驾柴车,自可策蔾杖。坐惊颜鬓日摧颓,
学书乃一乐,人或罕知趣。而我欲成癖,矻矻了朝暮。天资苦凡弱,师法非早悟。目力又已衰,怳若在烟雾。虽然日数纸,就视辄自恶。旁人谬怂惥,定未识佳处。右军固神品,大令亦体具。嫡传张与颜,尚未肯怀素。颇怪近世评,似为米老娱。雄奇在风骨,隐括须法度。安得再少年,令我
孤灯引梦记朦胧,风雨邻庵夜半钟。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谁为采芙蓉?
士要飞腾及黑头,肯来挥麈试同谋。已携荷叶招欢伯,莫笑花枝欠杜秋。老我余年思钓渭,诸君他日合封留。胸中器度须深阔,江汉方行万斛舟。
猧儿弄暖缘阶走,花气薰人浓似酒。困来如醉复如愁,不管低鬟钗燕溜。无端心绪向天涯,想见樯竿旛脚斜。槐阴忽到帘旌上,迟却寻常一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