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胜人间万户侯,不称俗士不缁流。
又随拄杖去行脚,未办把茅来盖头。
但使宗风嗣庞蕴,谁能佛事觉裴休。
只应除却閒名字,一听人呼作马牛。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自号在家衲子》是宋代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号在家衲子,
I give myself the name "Nazi" at home,
绝胜人间万户侯。
Far surpassing the worldly fame of countless households.
不称俗士不缁流,
Unworthy of the common scholars, not bound by the constraints of the secular world,
又随拄杖去行脚。
I wander with a walking stick in hand.
未办把茅来盖头。
Yet to build a thatched cottage to cover my head.
但使宗风嗣庞蕴,
But my family's heritage is profound and extensive,
谁能佛事觉裴休。
Who can truly understand the Buddhist teachings?
只应除却閒名字,
One should discard idle names,
一听人呼作马牛。
And be known as simply "Horse" or "Ox" when called upon.
诗意解析:
这首诗以自号在家为题,表达了诗人曾几超脱尘世的态度和追求。他自称在家的衲子,意味着他不愿意参与世俗的名利之争,而是追求精神的自由。他自豪地宣称自己胜过万户侯,因为他的追求超越了凡俗的物质财富和地位。他不愿意被称为普通的士人,也不受世俗的束缚。他带着拄杖四处行走,象征着他追求自由和探索的精神。然而,他并没有建造茅屋,暗示他没有追求物质的舒适和物质的束缚。
诗的后半部分谈到了宗风和佛事。宗风指的是家族的传统和文化底蕴,庞蕴表示丰富深厚。诗人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自豪和对佛教信仰的追求,暗示他在精神层面上超越了世俗的束缚。然而,他认为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佛教的真谛。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字的排斥,他希望被简单地称为马牛,摒弃一切闲杂的名号和标签。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曾几的超脱情怀和精神追求。他拒绝世俗的荣华富贵,选择自由自在地游走于世间。他以衲子的自号,象征着他对佛教思想的崇尚和对精神解脱的追求。诗中的拄杖行走和未盖茅屋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追求的向往。他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名利地位,而在于内心的追求和精神的自由。
诗人对宗风和佛事的探讨,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大道真谛的追寻。他希望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的升华和境界的开拓。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他对世俗标签和名号的厌倦,希望以简单的称呼为自己。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的这首诗词《自号在家衲子》是宋代诗人曾几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号在家衲子,
自称在家为衲子,
绝胜人间万户侯。
远胜于世间的万户侯。
不称俗士不缁流,
不称呼世俗的士人,不随波逐流,
又随拄杖去行脚。
反而随着拄杖四处行走。
未办把茅来盖头。
尚未建造茅屋来遮头。
但使宗风嗣庞蕴,
但要使家族的风气延续丰厚,
谁能佛事觉裴休。
谁能领悟佛法的真谛。
只应除却閒名字,
只要除去琐碎的名号,
一听人呼作马牛。
一听人们称呼为马牛。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曾几对尘世名利的超越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他自称为衲子,在家中自号衲子,意味着他不愿参与世俗的名利争夺,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他自豪地宣称自己胜过世间的万户侯,因为他的追求超越了尘世的物质财富和地位。他拒绝被称为世俗的士人,不受世俗的束缚,随着拄杖四处行走,象征着他追求自由和探求的精神。然而,他尚未建造茅屋遮头,意味着他没有追求物质的舒适和物质的束缚。
诗的后半部分谈到了家族的宗风和佛事。作者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自豪和对佛教信仰的追求,暗示他在精神层面上超越了世俗的束缚。然而,他认为很少有人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号的排斥,他希望被简单地称为马牛,摒弃一切琐碎的名字和标签。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曾几的超脱情怀和对精神追求的追寻。他拒绝了世俗的名利,选择了自由自在地在世间游走。他自称为衲子,象征着对佛教思想的崇尚和对精神解脱的追求。诗中的拄杖行走和未盖茅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追求的向往。他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名利地位,而在于内心的追求和精神的自由。
作者对家族的宗风和佛事的探讨,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对道义真谛的追求。他希望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的升华和境界的拓展。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标签和名号的厌倦,希望以简单的称呼来
君理朝宗楫,吾乘上峡船。此杯同此地,明月又明年。怕作凌晨别,贪看彻晓圆。眉间有黄气,知近冕旒边。
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
溪水连天秋雁飞。藕花风细鲤鱼肥。阿婆一笑知何事,怀橘郎君衣锦归。天上月,几秋期。娟娟凉影画堂西。堂前拜月人长健,两鬓青如年少时。
塞北为君戍,江南是妾家。遥知关外雪,正似岭头花。
道人活计不相侵。各自衣餐各自寻。莫为闲言闲斗气,休争俗事俗萦心。搜玄绝虑龙随虎,索隐记机水养金。清净色身全法体,一炉丹熟步瑶
春事为谁来,枝上半留残雪。恰近小园香径,对霜林寒月。危兰凄断笛声长,吹到偏呜咽。最好短亭归路,有行人先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