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唐时事,荒洲暮霭青。
遍生新草棘,难认旧池亭,毁记欺无主,存祠怕有灵。
今人轻古迹,此地少曾经。
裴柳英灵渺莽中,鹤归应不记辽东。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訾家洲二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来访唐代时的景象,描绘了一片荒凉的洲岛。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訾家洲二首》
来访唐时事,荒洲暮霭青。
Visiting the affairs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desolate island is covered in evening mist.
遍生新草棘,难认旧池亭,
Overgrown with new grass and thorns, it is difficult to recognize the old pond and pavilion.
毁记欺无主,存祠怕有灵。
The ruined records deceive the ownerless, while the preserved ancestral hall fears the existence of spirits.
今人轻古迹,此地少曾经。
Today's people disregard the ancient relics, and this place has little history.
裴柳英灵渺莽中,鹤归应不记辽东。
The spirits of Pei and Liu are lost in the vastness, and the returning crane must have forgotten Liaodong.
诗意:
这首诗词以作者访问唐代时的景象为背景,描述了一片荒凉的洲岛。洲岛上的草木丛生,充满了新的荆棘,旧时的池塘和亭子已经难以辨认。记录被毁,欺骗了无主之人,而祠堂仍然存留,却害怕有灵力的存在。今天的人们对古迹漠视不重,这个地方几乎没有历史的痕迹。裴柳的英灵在浩渺的中原已经消失,而归来的鹤可能已经忘记了辽东的事情。
赏析:
《訾家洲二首》通过描绘荒凉的洲岛和被遗忘的古迹,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中的洲岛被新的草木和荆棘所覆盖,旧时的池塘和亭子已经难以辨认,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模糊。诗人提到毁记和存祠,暗示了历史的断裂和文化的消逝。而今人对古迹的轻视,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历史的漠视态度。
最后两句诗以裴柳(唐代文学家裴度和柳宗元)为象征,表达了他们的英灵已经消失在浩渺的中原之中,而归来的鹤也已经忘记了曾经的辽东之事。这种表达也让人感叹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遗忘。
整首诗以凄凉、荒凉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的对比,唤起读者对历史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思考。
柳条初重草初肥,烟湿园林晚未晞。百种堪怜巧言语,一般惟久好毛衣。欺凌红杏从头宿,讽刺黄鹂趁背飞。谁道关关便多事,更能缄默送芳菲。
竹色青于染,春生宋玉家。众山当户出,一水抱城斜。积雨翻高柳,轻寒勒早花。风光正如此,莫惜醉流霞。
居士年来病酒。肉食百不宜口。蒲合与波_,更着同蒿葱韭。亲手。亲手。分送卧龙诗友。
三年八日登高集,喜趁衰年尚健身。不为黄华浮白酒,世间难得是闲人。
向来出处有心期,未厌云霄戢翼飞。留滞兼旬空怅望,逡巡半路偶同归。却欣夜语仍连榻,尚忆朝回日典衣。里闬齐年班又接,世间如我与君希。
偶来溪上纵闲吟,泉石深藏便有心。莫拟他年访幽迹,白云青嶂更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