荦确浑因石,飕飗半以松。
秋鸡添老状,老木怯秋容。
迩日朱张句,当年韩杜踪。
辞工欠诗本,理到倚谈锋。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自九度至衡岳呈同游潘文叔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从第一次登上衡山,我多次来到这里。山势雄伟,如同石头一样坚实;山风呼啸,如同松树的声音。秋天的鸡儿们显得更加老态龙钟,老木也因秋天而畏缩。这些日子里,我饱读了许多文人的佳句,想起了韩愈和杜甫当年的足迹。我才词不达意,理应倚仗你的才华来交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多次来到衡山的景象和感受。衡山的山势雄伟,给人以坚实的感觉,而山风的呼啸声则让人联想到松树的声音。诗人观察到秋天里鸡儿们显得更加老态龙钟,老木也因秋天而显得畏缩。他在这段时间里阅读了许多文人的佳句,思念起韩愈和杜甫曾在此地留下的足迹。诗人自谦自己的才华不够,希望能够借助同行的潘文叔的才华来进行交流。
赏析:
这首诗词以衡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势和山风,展现了衡山的壮美和磅礴之感。秋天的景象给诗人带来了一种岁月流转和生命消长的感受,鸡儿们老态龙钟,老木畏缩,传递出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衰老。诗人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念,表达出对文人前辈的敬仰和自愧弗如之情。他把自己的词不达意归结为辞章技巧的不足,希望能够借助同行的潘文叔的才华来进行交流,展示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对学习的虚心态度。
整首诗词以衡山为主题,通过山的形象和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文学的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展示自己的自谦态度,表达了对前辈文人的敬佩和对学习的渴望。这首诗词意境深远,语言简练,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文学风貌。
好在东都孺子孙,壮年曾谒舍人门。只今此道同终少,君独深藏耻自论。
七十古来稀,未为稀有。须是荣华更长久。满床靴笏,罗列儿孙新妇。精神浑是个,西王母。遥想画堂,两行红袖。妙舞清拥前后。大男小女,逐个出来为寿。一个一百岁,一杯酒。
虚亭突兀枕崇冈,玉宇无风秋自凉。地阔群山争逶迤,天低远树立微茫。阴晴易辨云霞色,晓夕常吞日月光。我亦清心官事省,葛巾藜杖得徜徉。
我自三山失马余,君方千里问津初。衣冠万室催科易,礼乐元戎节目疎。谨勿向人徵外事,只须着意访奇书。一年正好榕阴密,丹荔黄蕉奉版舆。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衣冠天一方。独有孤臣流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夜光芒。
县债三年了,乡心万里飞。一身如许瘦,百姓不妨肥。买宅凭谁办,抱琴何处归。诸公竞推毂,稳去着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