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分缕析较便宜,若个便宜总不知。
总是自家家裹事,十分明白十分疑。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自述九首》是宋代诗人钱时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毫分缕析较便宜,
若个便宜总不知。
总是自家家裹事,
十分明白十分疑。
中文译文:
细微之事似乎很廉价,
但到底廉价在哪里我不知道。
总是只关注自己家里的事情,
非常明白,但也非常疑虑。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琐碎细微事物的思考。诗人意识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但他却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价值所在。他经常陷入自我思考,只关注自己生活中的琐事,对于这些事情了如指掌,却也对其真正的意义产生怀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细微事物的矛盾感受。诗中的"毫分缕析"和"便宜"暗示了这些事情的微小和看似不重要,但诗人又提到自己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真正价值。"自家家裹事"则表明诗人一直将注意力局限在自己身边的琐碎事务上,这种狭隘的视野使他对于更广阔的世界和存在产生怀疑。诗人的明白与疑虑形成了一种矛盾的心态,反映了他对于生活和存在的深入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细微事物的思考和对于存在的疑虑,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敏感和对于真理的探索。同时,这首诗也呈现了一种对于琐碎事物的思考的艺术美感,引发读者对于生活中微小事物的思考与感悟。
萼绿华身,小桃花扇,安石榴裙。子野闻歌,周郎顾曲,曾恼夫君。悠悠羁旅愁人。似飘零、青天断云。何处销魂,初三夜月,第四桥春。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古往今来几过帆,天高地下一浮庵,与翁相见亦偶尔,一笑无言意自参。
后樊百君子,相对两玉人。酴醾三月暮,篠簜四时春。俱怀冰雪姿,不竞桃李辰。何以树之背,恐受俗子尘。
闻说乌台欲勘诗,此身幸不堕危机。少陵酒后轻严武,太白花前忤贵妃。迁客芬芳穷也达,故人评论是耶非。饱参一勺濂溪水,带取光风霁月归。
演纶多暇每封章,暂去颁条道更光。郡吏好排红粉妓,史君曾是紫微郎。楼台有月新诗出,囹圄无人绿草长。地接清淮足佳致,水村烟坞似鱼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