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不学小儿痴,四十头颅已可知。
道胜自然贫亦乐,气充不与貌俱衰。
三杯徐邈圣贤酒,一卷渊明甲子诗。
满眼世情从厚薄,此心当与古人期。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自述》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于石。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的个人心境和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大儿不学小儿痴,四十头颅已可知。
道胜自然贫亦乐,气充不与貌俱衰。
三杯徐邈圣贤酒,一卷渊明甲子诗。
满眼世情从厚薄,此心当与古人期。
诗意和赏析:
《自述》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句“大儿不学小儿痴,四十头颅已可知。”表达了作者认为年长者应当不断学习,并在自己的经历中获得智慧。这句话中的“大儿”和“小儿”可以理解为年长者和年幼者的象征,作者认为大儿应当以智慧为荣,而非愚昧。
接下来的两句“道胜自然贫亦乐,气充不与貌俱衰。”表达了作者对道德和内在品质的看重。他认为道德高尚胜过富贵,内在的气质和品德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而不是外表的衰老。
接下来的两句“三杯徐邈圣贤酒,一卷渊明甲子诗。”提到了徐邈和渊明,他们都是历史上具有卓越才华和智慧的人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并希望能够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来汲取智慧和灵感。
最后两句“满眼世情从厚薄,此心当与古人期。”表明作者对现实社会的看法,他认为人们的情感和态度各异。然而,作者希望自己的心态能够与古人相通,与他们保持一致的追求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他强调了学习、道德和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追求的敬仰。这首诗词鼓励读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追求内心的丰盈和与古人相通的精神追求。
阁阁蛙鸣夜,嘈嘈鸟语春。物情犹任理,世事岂由人。时自有迟速,道初无屈伸。圣贤得贫力,吾恨不全贫。
细看黄花把一枝,东篱犹是昔人非。题糕酒外豪心在,吹帽风前素发稀。雁叫霜天悲故国,鸦翻溪树背寒晖。百年独有閒居乐,可怪东山事竟违。
洋洋嘉鱼,儜以芳罟。君子有德,嘉宾式歌且舞。
离离秋实压枝柔,带露含烟烂不收。须信新安生鸭脚,大胜霅水熟鸡头。
朝采卷耳,于陵于冈。取叶存根,以备酒浆。嗟我怀人,在彼遐方。闵其勤劳,寤寤弗忘。念得送我,置尔之傍。所愿莫遂,徘徊彷徨。凤游四海,亦思其凰。毋以道远,而易中肠。好鸟和鸣,其飞颉颃。感物增忧,泣涕沾裳。
昔遇风雪时,孤舟泊吴埭。江潮未应浦,尽室坐相对。行庖得海物,咸酸何琐碎。久作北州人,食此欣已再。是时值新岁,庆拜乃唯内。草率具盘餐,约略施粉黛。举杯更献酬,各尔祝鲐背。咀橘齿病酸,目已惊老态。岂意未几年,中路苦失配。嘉辰众所喜,悲泪我何耐。曩欢今已衰,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