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公更屋居,官贵辄鼎台。
艳妆照珠翠,寒谷嘘春回。
书生穷蹇甚,一笑百祸胎。
何时业债尽,面目还本来。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自叹》是宋代诗人刘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群公更屋居,
官贵辄鼎台。
艳妆照珠翠,
寒谷嘘春回。
书生穷蹇甚,
一笑百祸胎。
何时业债尽,
面目还本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自我抒发的情感。诗中描绘了群公(指朝廷官员)频繁更换官职、居住地,官位高贵者居于鼎台之上;而女性则穿着华丽的妆容,照亮了寒谷,唤醒了沉睡的春天。然而,书生却陷入了极度的贫困和困顿之中,轻笑一下就会引发百般祸患。诗人自问何时才能偿还自己的债务,恢复原本的面貌。
赏析:
《自叹》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象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对群公和女性所处的境遇进行了描绘,群公更迭官职、居所的频繁变动,以及女性的妆容等,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繁华和变动。而与之形成强烈对照的是书生的穷困和困顿,他的一笑竟会引发百般祸患,暗示了社会对知识分子的不公与压迫。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自身处境的痛苦感叹。
最后两句“何时业债尽,面目还本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况的思索和期盼。业债指的是作者承受的种种困境和压力,诗人希望能够还清这些债务,恢复自己最本真的面貌。这种渴望回归本真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追求。
总体而言,《自叹》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宋代社会的不满和对自身处境的痛苦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圣学家傅自有师,更罗英俊侍经帷。治功尚论唐虞际,政体宁甘汉晋卑。猥向梁园陪末坐,敢凭尧历记佳期。羞囊已辨诗千首,准拟年年荐寿卮。
丈人居水南,未省价高索。平生丘壑事,长啸天宇窄。舍榜五株柳,宛是陶家宅。舍南数亩园,似与人境隔。方须漉酒巾,渐喜扶老策。以兹不愿仕,偶然似彭泽。青松手所种,抚之无愧色。都忘岁月徂,不受霜霰迫。是身等浮云,术也可不择。持此百年间,常恐中道画。旷哉遗世情,遇我
别访难遽了,不知寒夜长。回灯撤杯案,抱被宿船仓。载听远鸡唱,稍分征雁行。临风满掬泪,吹落一襟霜。
去岁投荒客,今春肆眚归。律通幽谷暖,盆举太阳辉。喜气迎冤气,青衣报白衣。还将合浦叶,俱向洛城飞。
壮游几度上南楼,今度重来二十秋。俯仰之间只犹昨,登临何处是无愁。好山常在世青眼,此水如斯人白头。老兴未阑明月上,归欤笠泽有扁舟。
旋插杉枝蔽晓曦,缓摇轻箑自融怡。调琴不用求成曲,得句何须凑作诗。无复趋炎同褦襶,但能寻睡学希夷。太仓日食五升米,老矣不嫌人更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