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云落寒水,逆波刺船行五里。
层峦夹空抱丛石,万剑侧脊翠烟起。
草木枝叶自殊别,禽虫羽毛亦奇诡。
安得鸡冠数棱田,便可诛茅此居止。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自斜谷第一堰泝舟上观石门两岸奇峰最为佳绝》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风吹云落寒水,
逆波刺船行五里。
层峦夹空抱丛石,
万剑侧脊翠烟起。
草木枝叶自殊别,
禽虫羽毛亦奇诡。
安得鸡冠数棱田,
便可诛茅此居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从斜谷第一堰泝行而上,在船上欣赏石门两岸奇峰的景色。北风吹拂着云彩,使其从寒冷的水面上落下。逆波冲击着船只,行进五里的距离。层峦起伏,夹在空中,环抱着石头,如同万把剑一样,侧面插在峰顶,翠绿的烟雾从峰间升起。草木的枝叶各自形状独特,禽鸟和昆虫的羽毛也很奇异。如果能找到鸡冠上数棱的田地,就能摆脱此处茅草屋的居住。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山水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奇峰、云水、风景的细腻观察和独特的感受。诗中的描写细致入微,通过描绘北风吹云、逆波冲船等细节,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和美的变幻。层峦夹空、万剑侧脊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山峰的雄伟和峻峭。草木禽虫的描述则表现了大自然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
诗词中的最后两句"安得鸡冠数棱田,便可诛茅此居止"表达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向往更好生活的愿望。鸡冠数棱田象征着富饶的土地,诛茅指摒弃茅草屋,寓意着作者渴望离开贫困的现状,追求更好的生活。这种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社会意识和崇高情操。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优美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和作者的情感。同时,通过对现实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一别于今又五年,关河风雨梦相牵。羡君老有惊人术,愧我贫无使鬼钱。淮雁南来斜作字,楚江东下直如弦。子云罢献《长杨赋》,头白归来草《太玄》。
两朱阁,南北相对起。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妆阁伎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磬。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馀。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
香罢宵薰,花孤昼赏。粉墙一丈愁千丈。多情春梦苦抛人,寻郎夜夜离罗幌。好句刊心,佳期束想。甫愁春到还愁往。消魂细柳一时垂,断肠
聚远楼头面面风,冷泉亭下水溶溶。人间炎热何由到,真是瑶台第一重。
予从江南来,见子东浦榛。问子何不治,子兄游洛濒。子素乐文字,而复养慈亲。去年始升朝,差差陪缙绅。今也与吾肩,行立笑语频。未经鬓发改,喜预班缀新。思如曩时会,浩饮不计巡。往谒持约史,文辞媿彬彬。谓将一乘粟,欲敌千箱囷。然而泽中蛇,时得龙一鳞。况复周孔教,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