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子瞻赠岭上老人次韵代老人答》

岭头卢老一炉灰,长短根茎各自栽。
轻贱已消先世业,知君海上去仍回。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子瞻赠岭上老人次韵代老人答》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岭头卢老一炉灰,
长短根茎各自栽。
轻贱已消先世业,
知君海上去仍回。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向岭上的老人子瞻赠诗,并得到代老人的回答。诗中描述了卢老人在山岭上种植的一炉灰,指的是他辛勤劳作所得的财富。诗人把卢老人的身影与自然景物相结合,比喻他的功业和事业,表示他们各自栽种、培养,长短不一。

诗人以轻贱来形容自己,意味着他对传统家族事业的轻视。他认为轻贱已经消解了他祖先的业绩,他并不将这些传统家族的成就看得太重。而他称赞子瞻老人,表示他在海外求学、经商,虽然远离家乡,但他仍然回到原地,保持了对家族和传统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苏辙对传统家族事业的态度以及对子瞻老人的赞赏。诗人通过描绘卢老人的灰炉和各种栽种的根茎,表达了个体与家族、传统之间的关系。诗人认为自己轻贱的态度已经消解了祖先的业绩,暗示了他对传统观念的怀疑和对新事物的追求。

与此同时,诗人对子瞻老人的赞美也凸显了一种传统家族观念的重要性。子瞻老人虽然离开家乡,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家族和传统的关注与回归,这种忠诚和情感使他在诗人心中得到了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传统家族事业和个体选择之间的对比,反映了苏辙对时代变迁和个人选择的思考。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忠诚、传统价值观和家族纽带的重视。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对传统的怀疑,又呈现了对忠诚和家族传承的赞美。

  • 《栗斋巩仲至以元结文集为韵》

    寻常被酒时,归到急投枕。为爱次山文,今夜醉忘寝。伟哉浯溪碑,千载气凛凛。舂陵贼退篇,少陵犹敛衽。文章自一家,其意则古甚。大羹遗五味,纯素薄文锦。聱牙不同俗,斯人异所禀。君君望尧舜,人人欲仓廪。古道不可行,时对窳樽饮。

  • 《次韵何茂恭咏玉簪三绝》

    未开黄钿紫冠小,谁与幽人作好秋。一笑相看两不厌,翠云堆里玉搔头。

  •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礼备告具,心俨容庄。工歌屡奏,声和间章。崇坛陟降,济济跄跄。灵光共仰,嘉荐芬芳。

  • 《陆务观病弥旬仆不知也佳篇谢邻里次韵自解》

    闭户十日雨,陆居如坐舫。吾身固已困,未省子疾状。昨朝拜床前,不敏只自怆。萧然维摩几,高谢桓荣帐。是身本何有,更虑不已恙。全人豆肩肩,大瘿谁甕盎。掷杯蛇自去,静耳蚁为谅。乃知阅肘后,未免信纸上。大哉横气机,寄此语清壮。我虽问疾晚,可以无怅怏。

  •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相看又见岁华新,依旧杨朱拭泪巾。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嵩山不改千年色,洛邑长生一路尘。今日与君同避世,却怜无事是家贫。

  • 《寓言》

    流水颓阳不暂停,东流西落两无情。不是世间人自老,古来华发此中生。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