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东风晚,山莺独报春。
淹留巫峡梦,惆怅洛阳人。
柳意笼丹槛,梅香覆锦茵。
年华行可惜,瑶瑟莫生尘。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资中早春》是唐代诗人羊士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场雨后,东风渐渐吹拂,
山莺独自报春来。
沉浸在巫山的梦中,
心生惆怅洛阳的人情。
柳树的情意如笼罩着红槛,
梅花的香气覆盖锦绣的茵席。
年华如流水般逝去,令人惋惜,
宝瑟琴勿让尘埃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雨后的东风吹拂着大地,唤醒了沉睡的自然,唯有山莺独自报春。诗人身处巫山之间,沉浸在山水之间的梦幻之中,却感叹洛阳的人情离别之苦。柳树的情意如笼罩着红槛,梅花的香气弥漫在锦绣的茵席上,给人以美好的感受。然而,时光如流水般逝去,年华易逝,让人感到惋惜。最后,诗人借用瑶瑟(一种古代乐器)的形象,表达出对岁月流转的警示,不要让珍贵的时光被尘埃覆盖。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展示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的独特感悟。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雨后的东风与山莺的报春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春天的独特美丽。同时,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借以抒发离别之情,表达了对故乡洛阳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柳意笼丹槛、梅香覆锦茵等描写手法巧妙地运用了柳树和梅花的形象,将景物的美感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愉悦和遐想之感。最后两句以瑶瑟莫生尘的形象,表达对时光逝去的惋惜和反思,呼唤人们珍惜时光、把握当下。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光阴流转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时光的脆弱,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岁月的思考。
名压年芳,倚竹根新影,独照清漪。千年禹梁藓碧,重发南枝。冰凝素质,遣凡桃、羞濯尘姿。寒正峭,东风似海,香浮夜雪春霏。练鹊锦袍仙使,有青娥传梦,月转参移。逋山傍莺系马,玉翦新辞。宫妆镜里,笑人间、花信都迟。春未了,红盐荐鼎,江南烟雨黄时。
临歧约共屠苏酒,及饮屠苏汝未归。纵使举头瞻日近,可堪返顾见云飞。索长安米难淹久,回剡溪船果是非。别后安书如束笋,眼穿新岁雁来稀。
野店溪桥供晚饷,吟边醉里弄春风。马行缺月黄昏後,钟下乱山空翠中。名宦不辞成寂寂,岁时惟恨去匆匆。颇闻禹穴遗书在,安得高人与细穷?
天寒湘水秋,雨暗苍梧暮。
凤凰池上亦何荣,道义曾知有利名。达则春风天下共,穷时晓雨陇头耕。
拟拨残书出郭行,浮云忽已败春晴。穷阎今雨无车马,卧听深泥溅履声。